新闻中心-

  导读

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2021中国城市规划学术季之学术对话九“人民城市与空间治理”专场,于2021年9月26日上午在成都市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次学术对话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承办。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担任会议主席,黄怡教授为学术负责人。

本次学术对话以“人民城市与空间治理”为主题,主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背景下,从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视角,重点围绕当前各地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总结城市规划建设面对问题和挑战,探讨深入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带来的城市空间治理方式变革要求,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方法及机制如何与之相适应。

参加学术对话的嘉宾分别来自各地高校、设计机构、管理部门,共同围绕对话主题,从理论认识和实践总结两个方面,就“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思想内涵、空间治理的公共性特征、多元主体参与、全周期规划建设管理等展开了深入研讨。


参会嘉宾合影



主持:张尚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乡村规划与建设学委会主任委员


主题发言

伍江教授:城市空间的人民性

伍 江

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


伍江教授从城市空间的人民性和空间治理两个方面对人民城市的内涵展开了系统演绎。他首先指出建设人民城市是城市价值体系的一系列转变。以往的“以人为本”到今天的“人民城市”,从服务于抽象的“人”到服务“人人”;从追求“硬实力”的发展到强调“软实力”的提升;从关注“一代人”到关注“代代人”;从“小系统”的研究到“大系统”的构建。进一步概括了与城市价值体系转变相适应的“五生共同体”,即安全韧性的生存共同体、安居乐业的生活共同体、多元包容的生机共同体、迭代进化的生态共同体、传承不息的生命共同体。伍江教授结合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和重大关切,阐述了每一个共同体的价值内涵,对具体的城市问题和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

伍江教授指出,“好”的城市空间治理必须以“人民城市”的价值为导向,充分体现“人民性”,高度突出“人”的空间权利,强调便捷性、舒适性、公共性、公平性、公正性、自组织性与参与性。“好”的城市空间治理要以合法的规则制定、合理的流程管理、合情的公共服务为路径。必须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治理要恰到好处,到位但不过分。“好”的城市空间治理要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基础。

最后,伍江教授还分享了他对于空间治理的若干思考,概括为空间治理的科学性与政策性、外表性与内在性、宏观性与微观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规划性与生长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管制性与人文性、秩序性与公正性等八对关系。



王向荣教授: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系统的保护、更新与规划


 王向荣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四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王向荣教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风景园林专业视角阐释了中国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保护价值,探讨了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民城市建设的关系。

王向荣教授首先通过详实的图式分析,总结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与自然生态空间系统耦合的规律,指出中国传统城市营造与农业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出区域思想。中国城市依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营建了由农业支撑、自然要素内外贯通、具有风景化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人文生态系统。这种人文自然生态系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支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系统,使得区域及城市更加能够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王向荣教授进一步指出,从城乡一体视角的中国传统城市空间格局与中国园林存在某种同构的特征。城邑如同宅院中的住宅部分,紧凑严谨、规整有序,更大的部分是城市内外贯通的自然山水风景,就如同宅院中的园林。这种山水风景同时也构成了中国传统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使城市空间更富诗意,也更具有公共性,使百姓可以共享。

王向荣教授还结合杭州、江西永新、北京、厦门、重庆及南宁等地开展的城市更新案例,进一步强调保留城市人文生态系统、形成城市独特生态网络的重要性,将其变成市民的空间,让人民能够同时享受生态效益与生活乐趣。



金忠民高工:共享 便捷 参与——社区空间治理实践与探


金忠民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


金忠民副院长结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实践,聚焦社区层面的规划治理,探讨“人民城市与空间治理”议题。

金忠民副院长首先指出,城市的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以及各种生活场景的变化,都对城市空间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人民城市需要通过具体工作加以落实,社区生活圈是规划实践和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主要平台。他从6个方面归纳了上海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实践经验,首先是制定清单,了解社区的具体问题与要求,问需于民;第二是全要素提升;第三是空间塑造,打造社区“小微城市”,由内而外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第四是尊重差异,加强分类引导;第五是关注成长性,弹性适应;最后是规划衔接,完善流程,保障实施。

金忠民副院长进一步指出,社区治理的有效实施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治理不仅要关注空间布局和功能,还要注重人文性和特色,让居民有归属感;保持生长性,跟城乡发展格局衔接;要尊重社区治理的规律。价值体系上,要在人民城市理念的指导下,从最基本做起,以提高规划实施的实效性作为社区治理的抓手。




涂家卿秘书长:“人民城市”理念下的特色商业街区的改造与提升


涂家卿

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协会秘书处秘书长


涂家卿秘书长结合成都市《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指引》,介绍了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的规划建设情况。打造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是营造良好生活氛围的重要工作,成都在这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他总结了四个方面的经验和思路: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促进多规合一。选址上符合规划要求,适应城市现实和发展需要。规模上适应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还要求空间范围清晰,人车分流,充分利用小微共享空间等。二是坚持“四态”融合,即文态、形态、业态、生态,特色鲜明。三是多元参与,机制健全。建立了五级联动机制,促进有效运营、规范管理。四是坚持智慧赋能,促进线上线下融合。

涂家卿秘书长认为,成都特色商业街区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融合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举措和经验,不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城市空间上的落实。


开放讨论


黄 瓴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住房与社区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黄瓴教授通过重庆市社区规划试点案例研究的短视频,介绍了近期在城市老社区中社区规划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谈了她对“人民城市与空间治理”的几点理解。首先,社区走向人民性、公民性已经成为共识,而公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离不开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本体。作为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共空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要素。

其次,是制度建设,社区发展的机构设置、顶层设计、规划跟进、全过程参与,再到实施运营,需要打通从规划到治理的全过程。而在在治理方面,非正规的经济与建设活动也考验我们的治理智慧。

再次,人民城市建设要走向公民性。城市更新不能都靠政府兜底。十年来的社区更新工作让我们看到,一方面随着环境的改善,社会公约慢慢形成,老百姓的参与意识和自我约束都在增强。另一方面,我们的制度优势确实能够呈现出来,但走在文明的阶梯上要循序渐进,各种问题、矛盾冲突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王世福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世福教授认为当前整个规划队伍正在不断适应城市更新带来的规划和空间治理转型,在北京、上海形成了许多示范性的行动。围绕对话主题谈了他的观点,首先,中国城市化走到现在,“人民城市”成为不同部门工作的最大交集。人民城市是顶层目标,我们既要看到在其中交集产生的困惑,也要看到合集带来的力量。

其次,城市更新需要转型,要由大量开发性的行动转向治理行动。城市更新的所有路径,首先要指向那些生活环境还不太好的的群体,使之获得尊严感,并且在城市更新中要增加活力和品质,而非只是市场开发利益的增加。

再者,人民城市是一个分量沉重的愿景,背后是指向高质量的城市文明、城市价值。能不能在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中孕育出更高层次的城市文明?人在城市中发展自我的时候,能不能同时发展别人。各部门的简单的技术和制度安排可能还离这个目标很远,而规划师在社区更新、社区规划中的投入,对于共建共治共享有着更直接的体现。



 王向荣


王向荣教授在对话环节指出,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有很多问题,但也充满了机会。一方面,人民城市的提出让我们反思到底是为谁来进行规划建设。我们骄傲于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但这存在着很大的隐患,会把城市变成工程的城市,把城市分成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部门来管理,使得城市像一个拼盘。每个工程都要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在很多方面我们似乎在追求方便和效率,但对人而言失去了舒适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城市的机会在于,过去快速城镇化过程带来的建设结果给城市留下了非常多正面的东西,需要通过体系梳理,把以往工程类的东西有机化,这个体系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的体系,是城乡一体的自然网络,这种共享的生态体系是城市的公共空间,需要能够与人民生活紧密结合的。



黄 怡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黄怡教授认为几位嘉宾的发言围绕对话主题构成了一个整体,人民城市建设和空间治理需要城市价值体系的架构,自然的生态网络可以作为人民城市的基底,营造一个理想生存的境界。而上海的社区生活圈、成都的特色商业街、重庆的老社区,则是人民城市具体而丰富的呈现。

黄怡教授进一步指出,回到“人民城市”的理念,全社会都应该思考人民城市到底怎么体现?只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好。古今中外都有与“民”相关的执政理念表达,“民”在不同时期有其各自的内涵。在现阶段,我们如何达到“人民城市”?不妨通俗地描述为——体面的国民,愉悦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所有的国民都能体面地、愉悦地、有意义地生活,规划的终极目标是社会性的、人民性的。在当前转型时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建立这种系统性、整体性,将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连接起来,有整体性才有有机性,不能只是局部地看待对待问题。关于治理,规划现在面临两头的困惑,如何向国土空间治理和社区治理靠拢,在那头是“划线”,在社区这头是大量义务性质的工作,如何持续值得探索。


总结发言


张尚武


张尚武教授对学术对话进行了总结发言。中国40年城市的快速发展支撑了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围绕经济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建设人民城市是事关中国现代化长远发展的历史命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整个社会运行机制的整体变革,这离不开城市治理能力的提升。治理的概念源于西方,也要置于中国的时代背景和国情背景中认识。建设人民城市涉及城市发展价值体系的转变,不仅仅是对一个规划行业内部而言,而是全社会参与全生命周期的运行改革,其中不能有断点。就现阶段的“人民城市与空间治理”这一议题,张尚武教授认为要突出问题导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深对人民城市内涵和规划工作转型的认识,核心是要突出城市规划建设的公共价值导向,尤其要在具体实践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的评估工作,以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探索人民城市建设路径和经验。



会议现场


资料来源:专家发言根据现场速记整理.

供稿:“学术对话九”工作小组(张尚武、黄怡、阎树鑫、陈涤、鲍洁敏)

编辑:余来彦、张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