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的文明之源。人们选择临水而居,世界各个城市的发展几乎都离不开河流、海洋与湖泊的滋养,而滨水区域一直都是城市的中心与命脉。8月19日,由同济大学出版社、长宁区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滨水空间三十年》新书发布活动在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举办。
当天,原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上海市城建设计院院长、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吴之光,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叶松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王桢栋,同济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总编辑金英伟,以及数十位来自学界、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出席本次活动。
《滨水空间三十年》编委会
主编:刘云
副主编:李振宇 李麟学 孙彤宇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全先国 李蕾 张帆 周芃ISBN:978-7-5765-0645-7
同济大学出版社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刘云教授就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滨水空间设计研究。
《滨水空间三十年》是刘云教授团队30年学术工作的记录,由刘云教授策划、主编,编委会成员包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李振宇、李麟学、孙彤宇等诸位教授,他们立足上海,准确地捕捉到方兴未艾的城市滨水空间这一设计研究的对象,以建筑学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了长达三十年的研究与设计实践,表现出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书中整理了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学位论文15篇与期刊论文6篇,内容涉及城市开发、空间组织、遗产保护、环境生态、景观设计、城市风貌等。本书的出版将对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乡规划、城市滨水区复兴、城市生态环境打造、上海“一江一河”的可持续开发产生积极的影响。
序言
序一(节选)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刘云教授就带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开展滨水空间设计研究;1990年,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卢永春的学位论文就是研究滨水空间设计方法的问题,可谓开风气之先;30多年来,刘云教授的团队不断探索,积累发展,培养了研究滨水空间设计课题的15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此外,还有一批有见地、有影响的相关学术论文发表,研究的地域在立足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到华东地区其他城市,以及渤海湾、松花江等滨水地区。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源。大多数的城市都有一条“母亲河”,滨水空间不仅是城市自然资源的周转地,也是城市景观的聚集地,更是城市文化的孕育地。刘云先生早年敏锐地关注到这个问题,为我们今天的滨水空间研究发展,起到了导引的作用。更为难得的是,他的关注历经30年长期积累,没有间断,不仅产生了许多学术成果,还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他们后来陆续成为对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有见地、有贡献的中青年骨干,有的在黄浦江、苏州河两岸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的为杭州钱塘江滨水新区设计了标志性建筑,有的在亚运会滨水空间中创造了新的街区类型,有的在滨海校园空间设计中形成特色……这些都是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在研究中培养人才取得的收获。滨水研究课题及其学术思想脉络,由此得以代代相传。
序二(节选)
常青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刘云教授主编的《滨水空间三十年》一书,是他和学生们在该领域完成的研究和设计成果集成。从建筑类学科整体看,如果说城市规划是对一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意图的空间资源安排,那么,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就是对这种安排的意象塑形。该书的一大特色,是将这三类设计提升到了我国滨水城市空间战略性思考的高度,这与数十年来刘云教授在该领域持续不断的观察、体会和实践历练是分不开的。
本书涵盖了从松花江流域、环渤海湾到长三角滨水城市形态的诸多命题,尤其是对上海市“一江一河”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研究,涉及了城市的生态平衡、旧区更新、历史保护、活化再生、风貌管控和文化复兴等关联域问题,可以说是一部有积累、有创意、有锐度的学术力作,对我国城市滨水区复兴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具有相应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序三(节选)
李翔宁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刘云教授及其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聚焦城市滨水空间研究,是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领域特色鲜明的一个方向,30年来,刘云教授与诸多优秀的弟子教学相长、勤耕不辍,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历程中,城市滨水空间更新和改造的经典案例也不断涌现。以上海为例,继2013年西岸双年展、2015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在徐汇西岸飞机库旧址举办之后,2017年第二届城市空间艺术季在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粮仓旧址举行,聚焦黄浦江两岸的开放空间贯通和城市空间品质提升。2019年城市空间艺术季选址于杨浦滨江,继续立足“一江一河”公共空间开发战略,聚焦“滨水空间为人类带来美好生活”这一世界性话题,向全世界介绍上海各类滨水空间贯通、品质提升的建设成就及未来愿景。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深入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杨树浦水厂滨江段,看到“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
本书总结了应对不同功能内容、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分布特点的城市滨水空间建筑与环境的更新策略,并对上海苏州河沿线滨水空间从整体更新策略、景观设计方法、滨水天际线研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解析,呈现出系统性、连续性的思考,必将是国内城市滨水空间研究与设计方法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期待本书的出版,能进一步推动上海“一江一河”的可持续开发与更新,助力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与建设更上一层楼!
滨水空间研究的回顾
刘云
一、滨水研究的缘起
我待在上海这座城市已经60多年,上海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因而我对黄浦江、苏州河几十年的变迁有着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童年时我在东海之滨一个小镇上居住、上学。那里只有一条街,街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一条弯弯的小河静静地流淌在街的南边,临河空间散落着大小不等的“泥地广场”,也有贴着河边的院落,街上的居民们淘米、洗菜、挑水、洗衣都在这条河里。夏天里,大人小孩在河边的硬地纳凉,享受着河风吹来的清爽;冬日又在挡风一侧沐浴阳光。沿河的步道,宽窄不等,临水建的院落有时会阻断步道;船夫背纤时有时也会走下河床,踏出一条条深浅不一的泥脚印小道,方便了来往行人;下雨天或发大水时,小路便又淹入水中。河对岸的藤蔓枝条,长长短短的,一直垂落到河水中——这就是我对滨水空间的最初印记,我的童年滨水梦由此而起。
后来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执教,从事城市滨水调研、访谈,我仍对童年滨水小镇的那条小河念念不忘,对水的美好记忆,时常跃入眼前。拜访厦门的鼓浪屿时,十几条街道随意纵横开去,一幢幢石头别墅,在路旁散开,错落有致,别有一番意趣。墙院内也常传出朗朗的琴声。恍惚中,仿佛滨水岛屿和音乐有着某种默契,互为衬托。恐怕这就是滨水城市和谐的文化魅力吧。
记得出差青岛,落日余晖下,曲折的海湾,岸边不远处,山峦上一排排、一簇簇黄墙红瓦的别墅,碧海、蓝天、红瓦、黄墙,再加上绿树、青草……好一幅亮丽的风景画,太美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滨水城市吧!之后我又走访了美国的巴尔的摩、波士顿,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日本的横滨,中国的香港等,这些城市又给我更多滨水环境的生动体验。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黄水、黑水”分明,黑臭的苏州河,使居住在河边的人家,终年不敢开窗,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河里鱼虾早已绝迹,恶臭之味使人掩鼻。
黄浦江岸,特别是浦东岸边,也是十分萧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不久,恢复经济是压倒一切的任务,滨水环境的治理暂未提到日程上来,苏州河的状态一直没有得到改变。而正是那个时期,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普遍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旧城改造、城市滨水区复兴,在当时已是一种趋势和潮流,是西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重点。两种截然不同的滨水环境的发展撞击着我,沸腾着我的思绪。
1990年,我第一次指导研究生课程设计,方向还是单幢建筑的方法研究,但脑海中常会思考一些宏观的课题,包括建筑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筑设计的生态意向,等等;特别是浦江苏河的现状,在无形地呼唤着我。我那时决定,把滨水空间作为课题的大背景,从此滨水开发研究一做就是30年。
二、15篇研究生的论文
21世纪初,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舒适性、增加地域风貌特性,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城市滨水区的潜力,并对河流、湖泊之滨的既有开放空间、环境护岸、历史性水路复兴,以及滨水建筑的整治与设计等进行了规划和不同形式的尝试,特别强调了把滨水空间还给市民、城市再次回归滨水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一场重大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态变迁活动。
我从1990年开始指导研究生论文,时至2020年,已有不少研究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中有的担任高等院校的教师,有的直接从事滨水空间的城市改造。跟我一样,他们也对滨水环境有着特殊的情结,因此直至现在,我们仍然关注着专业滨水研究领域。
三十年前,我专门成立了滨水空间的研究生团队,按照不同的方向对滨水研究进行划分。比如,按照城市滨水空间的内容划分为滨水空间的基础开发研究、滨水区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滨水区的城市复兴策略、滨水区与历史保护建筑的关联;按照滨水空间的使用特征又分为滨水区的大型公共空间的再生、城市滨水区住宅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与设计;按照滨水区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又分为南方和北方滨水,南北滨水建筑与环境的更新策略也不相同,又细化为江南城镇滨水区公共空间、北方松花江流域即寒冷地带的滨水区研究、环渤海城市滨水区景观研究,等等。
在这一系列的研究论文中,大家特别针对上海苏州河滨河空间做了详细的解析。多位研究生以不同的视角,对苏州河做了整体规划、整合更新、区域布局设计;从城市节点的设计、建筑单体的构思,到整体开发的更新设计、再生的可能性、有机更新内容及手段,具体包括景观设计、步道设计、滨水天际线设计等,对苏州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一本本厚实的论文,凝结了研究人员付出的辛勤汗水,他们的调研足迹,南到福建、广东沿海,北到哈尔滨松花江水域。我国的滨水风貌全景,在一本本论文详尽朴实的论述中,跃然纸上。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条件只能允许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滨水系统更新中去。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上海市政府自1996年开始分三期对苏州河进行整治。第一期在苏州河上游,解决水系支流污染问题;第二期针对苏州河的黑臭、泵站污染,建造了许多调蓄池;第三期,疏通清理河底淤泥,改造防汛墙。至2018年,苏州河已经全面消除河道黑臭问题。政府的巨大努力,为今后苏州河的更新提供了技术性的保障。
三、滨水空间的更新——重整黄浦江、重整苏州河
2017年年底,黄浦江45千米滨江岸线全线贯通,上海着力于在这条“母亲河”的两岸打造世界级滨水区。2019年北外滩整体规划设计落地之后,获得了市民们的广泛好评,也得到在上海的许多国际友人的赞许。搬迁后的杨树浦水厂、上海香烟仓储区都被划入大规划实践区,成为著名的历史保护区;有些老旧建筑经过更新,成为为市民服务的第一综合功能区。每当我们行走在北外滩,不由得慨叹时代风潮与历史变迁,更充满了对璀璨未来的展望与期待,沿线历史保护建筑林立,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还有一个大手笔正在酝酿中,2020年北外滩最新规划“世界会客厅”震撼发表:480米高的新地标,连同周边200余栋高端写字楼、企业总部、名品潮店,构建起苏州河北岸、黄浦江畔最壮丽的天际线,与陆家嘴金融区、外滩历史建筑保护区隔岸呼应,成为黄浦江的“黄金三角”——这是城市立体滨水空间的再现,也是创造世界级城市滨水空间的伟大壮举。
再没有哪一条河流像苏州河这样,与上海如此亲近,密不可分。溯流而上,从外白渡桥至外环线,苏州河途经黄浦、虹口、静安、普陀、长宁和嘉定六个区。上海开埠后,外国商人知道从这条河可以行船至苏州,便叫她“通往苏州的小河”。这条绵长的河水,在上海腹地流淌出一道温柔的印记,城市空间就这样沿着河堤两岸,密密生长,蜿蜒了 42千米。这条美丽的苏州河不仅承载着美丽的乡愁与文化记忆,还有数不清的荆棘印刻。正如王雪芳《阅读苏州河》的诗篇所叙:“坐在河边,看日升日落,我老了,苏州河的歌,依然那样年轻。”
长宁区苏州河段全长11.2千米,这里沿苏州河建设了楔形绿地,打造“绿水青山”主题。由于该地段遗留了不少老旧厂房,在设计师的精心打造下,这些曾经代表上海民族工业品牌的老厂房走出历史,以齿轮、少女、雕塑等文化元素,建起了体育、休闲、音乐三个特征明显、风格各异的公园。
普陀区苏州河段是苏州河流经最长的区段,全长21千米。区内人文底蕴深厚,涵盖工业遗迹、民居宅邸、革命史迹等,因此,普陀区也成为受苏州河滋养最多的城区。苏州河普陀段更新采取分段提质的策略,在空间维度上进一步拓展功能,在时间维度上注重深度挖掘城市记忆,围绕重点地区,串联主要节点,打造城市“项链”。苏州河普陀段分三个段落:东段有“苏河之冠”,中段有“圣大清湾”,西段有“上虹湾区”。
其中苏堤春晓小区成为不可多得的景区,创享塔成为真正意义的滨水综合体。以布局 25 座各具特色的“苏河轩”驿站提升开放空间的服务水平,步道边设置多样化公共设施,如咖啡吧、饮水亭、公厕、充电桩,甚至快餐店、小卖店等。
静安区苏州河段长约6.3千米,坐落着著名的上海总商会旧址、四行仓库等历史文化地标,也有蝴蝶湾公园等。这里平日里会举办具有文化气息的书画竞赛,凸显格调高雅的文化氛围,今后这里将继续沿河打造滨水步道和亲水平台。
黄浦区苏州河段全长2894米,沿岸的历史建筑很多,有些在修缮更新后被用作众创空间、酒吧,正体现了“向史而新”的设计理念。在沿岸道路狭窄的黄浦段中段,设计采用了“玻璃防汛墙”——防汛墙下部保留,行人视野换上符合防汛要求的强化玻璃,人沿河散步可以轻松看到河水,为此还得了个传神而好听的名字“苏河之眸”。这次采用玻璃防汛墙,从过去的单纯的挡水、防水变为亲水、享水、观水。下一步将实施推动公共空间向腹地延伸的举措,除了建5处码头,还要规划11处码头,并将开辟水上巴士、观光游船,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不局限于黄浦区,将贯穿苏州河整个河段。
虹口区苏州河沿岸地区历史建筑较多,这里曾是中外交流的重镇,除规划形成“世界会客厅”、打造“黄金三角”之举外,用四个梦幻花园——蓝梦花园、时光花园、信使花园、星空花园,向市民打开最美河滨会客厅的大门。为了更好地呈现北外滩地区苏州河沿岸的历史文化底蕴,虹口区段开展了沿线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夜间,浦江两岸外滩、北外滩灯光闪亮,水韵流光遥相呼应,真是太美了!
曾经苏州河两岸,万商云集、工厂林立,创造出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无数个第一。如今,随着工业时代“繁华逝去”,越来越多厂房仓库、货栈码头,如上海香料厂、味精厂、缝纫机厂、面粉厂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为纪念上海民族工业品牌,这些厂房被改造成为文化园区、博物馆、展览馆,传统优秀建筑得到了保留与保护,它们以另一种方式迎来华丽的转身,成为受人追捧的网红地标。走在42千米苏州河绿色通道上,人们可感受春可探花、夏可有阴、秋可赏叶、冬可观姿的美景。九子公园、最美花园、梦清园、风铃绿地、音乐公园等的落地建成与42千米的贯通几乎同时,也是苏州河边的精彩妙笔。
苏州河上的桥不仅仅是联系两岸通行的“舟”,也是城市形象的独特表达,是现代化城市具有标志性的重要元素。在桥上凭栏远眺,视野开阔,美景尽收眼底。苏州河上的桥共33座,为了配合苏州河贯通, 2020年完成11座桥的“装饰”,另外22座桥也在设计改造中。这些桥从外白渡桥至成都路桥为东段桥,桥龄近70年;从成都路桥到中山西路为中段桥;强家角桥至外环路吴淞江桥为西段桥。三段桥设计实施的策略,是根据桥梁历史地位、桥梁所在的区段及桥梁的结构材料来确定桥梁的改造更新方案,由东向西逐渐为精做、雅做、简做。夜景灯光照明改造方面也分桥上段和桥洞内,桥上段强调与周围环境相适宜,桥下段强调要利于夜航通行。总而言之,既要经济节省,又要气氛热烈。11座桥的更新实施基本不做加法,崇尚简洁、明快,把一些裸露的电线、外包装的附件去掉,以配合景观、融合景观为主。桥梁中最美的桥还是外白渡桥,距今已有近120年桥龄(1907年建成)的钢桁梁结构桥,经过重新移位加固、养护,钢桁架的力量美与分段跨节带来的韵律美很是匹配,粗犷而不失细腻。乍浦路桥桥型简洁,下桥框又非常柔美,灯光照明下柔和的弧线恰到好处,称得上设计精良。
桥在苏州河上的地位不亚于滨河步道与绿化景观。由于苏州河上的桥建造的年代不同,桥体的审美标准也有差异性,甚至个别桥体面貌已经与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不相协调,因此桥的改造更新实践,应保持与苏河的总体规划和总体建筑风貌协调一致。有些桥应重点“浓妆”,而另一部分桥应“淡妆”。弯曲的苏州河把中心城区割裂成两部分,这些美丽的桥又通过形态各异的精美轮廓,用匀称细腻的城市针脚,将苏河两岸弯弯曲曲的风土人情,再次巧妙完整地缝合起来。
在苏州河步道贯通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此工程的成就不亚于浦江两岸贯通。苏州河边有些小区、企业沿河而建,侵吞了国家保护的部分土地,从而使得这条河没有岸线,给河步道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修复工作的贯彻,正是通过层层沟通、上下通气,在设计方案的反复比较中艰难推进才得以完成。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只用一年时间使42千米全线贯通,这就是体制带来的优势。
从中央到上海市的目标要求是贯通一致的:中央提出重点打造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迎来更多蓝天、绿水的好生态;市里提出加快推进惠民工程,核心规划建设“一江一河”,为实现苏州河2020年岸线贯通目标,同时把沿岸公共空间和设施功能提升同步推进,把更多的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秀带”。一江一河的治理、更新,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将会更好地为人民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魅力环境。
2020年苏州河六个区的步道贯通是极不容易的大事情。随着沿岸各项公共空间设施建设的推进,在苏河办领导下实行“三总”——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结构师负责制 。如果把苏州河的空间格局看成是“长藤结瓜”,则总规划师负责宏观控制“长藤结瓜”的总布局,即结什么瓜,结多大瓜,在长藤哪个节点结瓜;总建筑师宏观控制“瓜”的具体使用功能、形态,乃至建筑体量高度、色彩,配合其他工程师完成相关配套工作;总结构师需要配合对结构体系进行多方案比较,控制投资预算,选取最简单又轻巧的结构。而这些琐碎繁杂的工作,都在今天苏河沿岸的更新文化里得到了完美呈现。
苏州河防汛墙的高度是影响观水的最棘手问题。苏州河宽仅约50米,比黄浦江的500多米小多了。行人在河步道上行走,难以较好地观水,特别是老年人坐在轮椅上,更无法看到水面。九子公园设置玻璃防汛墙造价虽不高,但苏州河42千米全部采用玻璃防汛墙也未必可行。黄浦江有些区段已经采用了玻璃防汛墙,其外貌特质远胜厚重的混凝土墙。防汛墙的作用顾名思义,即防潮、防洪、防特殊气候的暴雨,即所谓“三碰头”。目前苏州河、黄浦江交汇处设置的水闸,使用了当今更好的潮水水位控制技术,另苏州河上游也设置了水闸和疏通排水设施。苏州河沿线多增设蓄水池,以解决雨水过多问题。我们希望防汛墙越低越好,甚至希望能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控制苏州河维持恒定水位,真正实现观水、亲水、享水的理想生活愿景。
仍记得到访德国波恩莱茵河时的场景,约6米宽的河步道直接贴近水面,清晨有人在散步、跑步,还有快速单车驶过,甚至有母亲带着孩子在水边戏水。步道内侧挡土墙上形成台地,上栽树木;房屋也在其上,自步道要走上十几级台阶方可到达台地上的广场。莱茵河对岸有大量藤萝绿化,一片葱葱绿绿,雾水蒙蒙,十分迷人。相比之下,苏州河边的散步道长期以来多用于游人的往来漫步。这里有滨河的视野,新鲜的空气,周围的环境、建筑,一棵野树、一处座椅、一尊雕塑,都让这段“沿河之旅”变得格外有趣。近些年,城市对单车出行的倡导,对沿河步道的功能复合化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沿河步道不仅仅是市民散步的活动场所,未来将成为城市“白领”的休闲首选地;单车出行不再是一种交通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黄浦江某些区段已实施了复式步道设计方案,步道宽6米,另规划有2.5米宽作为单车道。局部步道,可建为廊道,边上另有边廊做“驿站”,基于步道宽度,廊道也是6米宽,顶篷可用玻璃覆盖,也可选用其他覆盖材料。“驿站”可以2.5米宽,结构上可以与廊道分开设置,从而减小跨距。“驿站”可布置休息区域,如饮水区、咖啡吧、公厕,甚至快餐店等让人驻足停留的空间。如此,增加了步行者的便利。跨步道的廊道设置,不单纯是为打破单一无变化的步道空间,同时也改善了步道的使用模式。
滨河步道不一定完全贴合河岸,可以穿越建筑物,可以竖向穿越,也可以横向穿越。在竖向穿越时,设计师采用与建筑物本体使用功能隔离的手法;横向穿过相对更容易安排,只要保证步道边跨及上层空间不受步道使用影响即可,黄浦江北岸上海烟厂的仓储库房就是很好的例证。该项目被亚洲建筑相关部门评为优秀设计项目,落实了“还河于民”的重要理念。总之,两岸的贯通开放还有很多文章可做,我们期待更多“有故事的空间”“有思考的设计”一步步呈现出来。
苏州河公共空间向腹地延伸的做法也非常值得提倡。苏州河上将会开发游艇航行、扩大码头建设,沿河历史风貌保护文化建筑将串联成旅游线路,单一的线性河道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外地旅游者,他们更需要了解苏州河的文化、当地风土人情、特色小吃等。苏州河周边应形成鱼骨形街道、与沿河文化匹配的市貌,做好重要的商业闹市节点细化设计,如街心广场、街道公园等,也要考虑将苏州河景区扩大甚至延伸为商业区。美国巴尔的摩港将商业零售与休闲娱乐产业组织在一起,保障了巴尔的摩港24小时的城市活力。波士顿的罗尔码头,改建范围超过40公顷,改建项目包括住宅、办公楼、商业集市、公园、水族馆、游艇码头和城市照明工程等,成功复苏了城市中心区的经济。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复兴滨水空间的经典案例。
四、寄语
滨水城市环境是最具魅力的公共场所之一,突出“一江一水”的开发与更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我们的年轻学者适逢其时,正好顺应了当今社会需要。尽管我们 30年前就已经着手滨水的研究,但那时也仅仅是一个心愿,而只有国富民强的今天,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滨水更新的实践才能真正贯彻。这些无不证明,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漫长的转化过程,滨水更新实践会带来更多的实战经验和技术积累。值得骄傲的是, 30年前的我们,已经坚定地迈出了积累的第一步,实现了从“零”到“一”的质变,并且深刻意识到,成功的滨水治理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经济财富基础,也是任何文明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因子。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再次伏案重读,体会弟子们多年来积累下的滨水空间及环境开发的著作,和一篇篇刊登在国内外知名期刊杂志上的专业论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字里行间透出年轻人立足于全球成功滨水开发的视野,审视国内这些没有被充分发掘的滨水区资源、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的沿江沿河景观,以及一系列空间职能缺失的破碎场地……是他们的努力,系统性地开创了国内滨水空间研究理论的先河。如今,上海浦江两岸以及苏州河的更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已然超越了世界上先进国家的滨水开发水准。从最初的滨水基础要素,到今天滨水环境发生了轰轰烈烈、天翻地覆的变化,难以言表的激情引导着我、催促着我,将这30年时代变迁中的滨水开发,作为弥足珍贵的研究成果,以时代的脉络整理撰写出来。本书所甄选的论文章节,乃是他们对国内外典型的城市滨水空间的深入思考与诚恳建议,现将此成果完整地呈现给对滨水环境开发感兴趣的广大同仁,呈现给肩负着我国滨水环境未来更新重任的更多有识之士!
最后,由衷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伟大的滨水开发事业锦上添花,为把我国滨水空间全面打造为可持续人居环境的瑰宝,打造为现代化的宜居、宜人、宜游的理想生活之地,贡献出一份有分量、有价值的思考!
作者简介
刘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担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创立之时,担任副院长;1989年率领中国建筑规划代表团访问德国,担任团长职务;1990年代,获“全国50名优秀中青年建筑师”称号,作品入选《中国百名一级注册建筑师作品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滨水空间研究首席学者;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建筑系访问教授;中国香港大学建筑系访问教授。完成了50多个大中型项目的方案设计及工程实践,并荣获多个奖项。
李振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享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一级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生导师为刘云教授。曾任同济大学外事办公室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等职。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等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以及多项设计奖。被评为上海市杰出中青年建筑师。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对外交流工作委员秘书长,住建部科技委建筑设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建筑学专家等职。
李麟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麟和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高级访问学者(2014),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Graham Wills访问教授(2020-2022),法国总统项目“50位建筑师在法国”(2000)在巴黎建筑学院访问交流。李麟学试图以明确的理论话语,确立建筑教学、研究、实践与国际交流的基础,将建筑学与跨媒介领域的“知识生产”与“建筑生产”贯通一体。基于其“自然系统建构”的建筑哲学与创造性实践,成为中国当代建筑的出色诠释者之一,也是国际学术领域热力学建筑与生态公共建筑集群的积极推动者。
孙彤宇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设计院主创建筑师,德国柏林工大和斯图加特大学访问学者,奥地利维也纳工大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理事,建筑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及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曾多次获得国家和地方设计的奖项。
目录预览
图书实拍
内页预览
—THE END—
来源 | 同济大学出版社、中新网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