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十三届建筑数字未来暑期工作营(ADF)与第五届数字设计与机器人建造国际会议(CDRF)
2023年6月24日 08 :30
正式召开
600多名学员与导师与在B楼钟庭合影留念,经历了三年的线上活动,我们终于在线下相见!
学员注册
6月24日上午7:00,ADF2023工作营在暴雨中开幕,600余师生冒雨线下集结,开启接下来一周的学术之旅。
开幕致辞
上午8:30,第十三届建筑数字未来暑期工作营(ADF)与第五届数字设计与机器人建造国际会议(CDRF)在线下正式开幕。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辞,邀请了同济大学娄永琪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翔宁院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胡如珊主任致辞,随后由中国工程院吴志强院士进行主旨演讲。
袁烽教授首先对参会的各位来宾表达了感谢,并对经过三年疫情,能够再次于线下相会感到由衷的开心。希望大家能够在此次工作营中通过“分享”达成共同进步,创造出新的“未来知识”面貌。
随后,袁烽教授为本届ADF的时间线和参与情况做了简单介绍。最后,袁烽教授回顾了四年来的论文投稿,指出AI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传达了希望大家在此领域继续创新的期待,并祝愿大家能够在此次工作营中收获知识和友谊。
娄永琪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上向参会者们表示欢迎,并表示ADF工作营让人与技术和谐共处,希望参会者享受本次工作营,最后祝愿ADF工作营顺利进行。
李翔宁院长在致辞中表示ADF工作营体现了同济大学近年来在加强国际之间的联系上做出的努力,并对所有参会者表示感谢。
胡如珊主任对所有参会者表示欢迎,并表示本次工作营带给大家的不仅是一个数字设计成果,还有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的经历,希望所有人在工作营中学习知识、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接触不同的文化。
开幕主旨演讲
之后,吴志强院士进行了数智赋能城市未来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吴志强院士提出了以数明律、以律定城的观点,指出应该全面拓展数据六度的智能挖掘,并通过数据与案例对以上观点进行阐述讲解。最后祝愿我们能够建设创新、绽放、绿色、协调、安全、梦想的未来。
论文宣读
本次论文宣读分为三大主题Material and Fabrication、Computation and Formation、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四个CDRF平行会议论坛,主持人分别为美国堪萨斯大学的Tzu-Chieh Kurt Hong、台湾云林科技大学Teng-Wen Chang、美国纽约理工大学Tom Verebes、香港理工大学Sky Lo美国弗罗里达国际大学Biayna Bogosian、清华大学Peter Buš、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鲍鼎文、 东华大学刘建麟。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论文宣读会议,进行学习交流与讨论。
Material and Fabrication
Material and Fabrication
Computation and Formation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论文作者在会议室向观众介绍自己的学术成果,并与现场的导师进行交流讨论,气氛热烈。
主题报告 | 颁奖仪式
主题报告
颁奖开始之前,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教授Tom Verebes进行了“创新,规划,设计和工作”的主题报告,在演讲中Tom Verebes通过案例对以上四个主题进行阐述,并介绍了自己团队在中国及世界各地的项目成果。
经过七名ADF委员的评选,从上述提名中最终确定了Coding Award、Project Award,Young Award和Architectrual Digital FUTURES Award的获奖人选,并提名了两位新的学者加入ADF委员会。
Coding Award
2023 ADF Coding Award获得者为软件ABxM.Core的开发团队。ABxM.Core是一个提供开放平台的代理—基于个体的系统实验的框架,它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对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这些系统由具有自主和目标导向的离散实体组成,从而扩展了基于粒子的仿真方法。
Project Award
2023ADF Project Award奖项获得者为ICD的livMatS Pavilion、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InterTwig与ETHZ BRG和TUDelft的KnitNervi。由天津大学许蓁教授向获奖团队进行颁奖。
livMatS Pavilion 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资源高效的替代传统建筑方法的选择,它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完全采用机器人绕制亚麻纤维作为承重结构的建筑。
InterTwig 是一个实验性结构,将快速生长的柳树和土壤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基于数字施工技术的新型循环建筑方法。
KnitNervi是一个用于构建肋状混凝土壳体的灵活模板系统的展示性建筑,该项目摆脱了预制和标准化范式,实现了富有表现力和高效的混凝土壳体。
Young Award
2023 ADF Young Award奖项获得者为RMIT的Ding Wen Nic Bao、同济大学的吴昊、CITA的Tom Svilans、IAAC的Alexandre Dubor、MIT的Diego Pinochet。由美国纽约理工大学教授Tom Verebes向获奖者进行颁奖。
Ding Wen Nic Bao是RMIT大学的建筑讲师和博士生导师,专攻性能建筑、计算设计、结构优化、行为算法、增材制造和机器人制造。
吴昊是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研究生,专攻结构性能设计、计算设计、增材制造设计、3D混凝土打印模拟和机器人制造。
Tom Svilans是一位建筑设计师、顾问和研究人员,专注于数字制造、材料性能和计算设计。他的研究重点是数字设计在木材价值链上的应用,并探索将新的成像和信息通信技术整合到工程木材构件的设计和制造中。
Alexandre Dubor是一位建筑师和研究人员,探索新技术、材料和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潜力,重点关注可持续建筑的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
Diego Pinochet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计算设计领导者和创新者。他目前是三星美国研究院的高级计算设计师,在那里领导设计和人工智能的整合,以推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未来。
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Award
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Award 奖项获得者为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的Jenny Sabin。Jenny Sabin是一名建筑设计师,她的工作处于21世纪建筑实践方向的前沿—研究建筑与科学的交叉点,并将生物学和数学的见解和理论应用于为不同受众设计响应性材料结构和生态空间干预。
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Fellow
在典礼最后公布了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和哈佛设计研究院Antoine Picon教授提名入选了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Fellow协会以表彰其在数字建筑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徐卫国教授接受证书并进行了关于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建造的主题演讲汇报。
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2023
学术支持
联合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国际建筑师协会
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市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分会, 建筑师分会
中国建筑学会数字建造学术委员会
上海一造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 | 建筑学报 | 时代建筑 | 世界建筑 | Architecture China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南方建筑 | 建筑技艺 | 建筑实践 | 有方 | 谷德设计网 | ArchDaily | Dezeen
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
“建筑数字未来”(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于2011年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AUP)与上海建筑数字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SFAB)发起,依托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协会,国际建筑师协会,中国建筑学会,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建筑学会等学术平台,联合全球知名学者、建筑师、设计师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术媒体共同组织,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育平台。活动涵盖讲座、会议、工作坊和展览等。如今,Architectural DigitalFUTURES作为一个全球性建筑知识交流共同体,以www.digitalfutures.world为平台,鼓励全球建筑知识的传承与创新、合作与交流,重点关注数字化设计理论、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建造等在建成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