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治安动态警示—防诈骗专刊
发布时间:2020-10-21

《治安动态警示—防诈骗专刊》 都是身边血泪教训,不要有钱任性!

一、案情通报

今年9月开学以来,涉及我校师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已16起,共被骗损失10万余元,被骗人员中有新生10人,女生12人。主要诈骗手段为:冒充好友、冒充天猫客服办理业务、网购退款、非正规平台交易等。

二、典型案例

(一)冒充好友。某学生上课时收到一冒充其初中同学微博的私信,“老同学”以手机故障为由,委托其通过QQ联系一航空客服,帮助代为支付飞机票尾款5千元;并请该同学提供银行账号,发来一张银行转账5千元的截图(PS伪造图片)。该同学信以为真,遂帮助付款。后发现银行账户未收到所谓转账,电话联系其初中同学,发现被骗。

(二)冒充天猫客服办理“业务”。近期,诈骗分子冒充“天猫客服人员”打电话给学生,谎称因误操作为该同学办理了天猫会员,将会从该同学的账户中定期扣款,如想取消会员,则必须按照“客服”的指示至所谓的“银联身份验证账户”以“验证身份”。最终,该同学在所谓的“银行客服人员”的引导下,转账给诈骗分子。后该同学发现上当受骗。

(三)虚假中奖诈骗。近期,诈骗分子在微信、QQ发布购物满299就有资格抽奖,奖品有苹果手机、宝格丽项链,100%中奖的广告。某学生花598元购物两次,获得了两次抽奖机会,抽到的奖品分别是宝格丽项链和苹果手机。此时“客服”告诉他,寄奖品可以,但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并支付1500元通关费和保证金,到货后可以退款。该同学觉得稳赚不赔并立即转账支付了这笔“通关费和保证金”。但是对方收款后立即失联,该同学遂发现被骗。

(四)冒充领导、老师等实施诈骗。近期,发生不法分子冒充领导、老师等诈骗案件,其作案手法为:诈骗分子将领导、老师等的照片设置为QQ、微信头像,再添加受害人为好友,通过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学习等骗取被害人信任,之后提出帮忙请求,以自己不方便转账为由,委托受害人代为转账至指定账户,并发给受害人一张已转账给受害人的转账截图(PS伪造图片),称钱款已给受害人了,实际则没有。

(五)就在我们身边的惨痛案例!

案例一:冒充好友诈骗。研二学生小李上课期间收到冒充微博好友(初中同学)的私信,以手机故障为由,委托其通过QQ联系一航空客服,帮助支付飞机票尾款7千元。为获取小李信任,对方请小李提供自己的银行账号,随后发来一张银行转账5千元的截图。小李信以为真遂帮助付款,两小时后发现银行账户仍未收到转账,电话联系初中同学,得知其被盗号。

案例二:冒充网贷客服诈骗。博一学生小邵在实验室接到自称360借条客服的电话,称小昭被冒用身份信息开通过360借条账户,为避免影响个人征信,现需取消贷款账户,清空网贷额度。小昭按照电话提示添加了注销专员的QQ号,注销专员称小昭在微博借钱平台也有账户,需要一起注销,于是小昭在注销专员引导下下载注册了2个贷款平台,并从中借款5万余元,转至所谓的中国银监会账户。后经男友提醒意识到被骗。


案例三:冒充网购客服退款。大三学生小邹接到自称淘宝店客服的退款电话,称小邹近期在淘宝购买的洗面奶有质量问题可申请退款,需添加售后客服的QQ号进行理赔。添加QQ后,售后客服发给小邹一个二维码,要求小邹扫描并填写个人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填写完毕后又以小邹填写的信息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为由,要求小邹下载翼支付、微博借钱2个APP进行注册并清除其中的个人信息,小邹在对方引导下,从2个APP借款3万余元并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在发现转给对方的钱不会再还回来后,小邹意识到被骗。

三、防骗提示

(一)凡接到所谓“领导”“老师”指令,特别涉及转账、汇款等事务,应立即电话或者当面核实。

(二)提高警惕,不要轻信QQ、微信、邮件、短信上的信息,更不要随意点击打开对方发过来的陌生链接。

(三)“冒充好友借钱”、“冒充航空公司客服或淘宝客服退款”、“交易游戏账号交保证金”、“兼职缴纳保证金”、“刷单兼职”、“抽奖、中奖”等诈骗案件高发,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儿饼”,小心防范。发现身边有疑似被诈骗的同事、同学请主动提醒、劝阻,协助报案。

(四)平时注意保密个人信息,不轻易向他人和客服透露个人信息,凡向你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的一律不要提供。

(五)电话联系要求退款的网购平台客服和要求注销网贷账户的网贷平台客服都是骗子!

(六)即使对方能说出你准确的身份信息也不能相信,这是诈骗分子从非法渠道获取的。


(七)任何涉及到银行卡、转账等操作的引导都不要相信,果断挂断电话。

(八)接到任何可疑电话,切勿盲目转账。请第一时间拨打保卫处总值班电话65982404、沪东高校派出所值班电话22027732110报警,同时注意保留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联系方式等证据,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

 

 

同济大学保卫处    

文保分局沪东高校派出所 

20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