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浦滨江的杨树浦发电厂是重要的工业建筑遗产,也因闲置多年而被许多人遗忘。本次同济、国美、德国KIT三校师生深入厂区联合教学,多角度聚焦杨树浦发电厂的活化利用,最终以图、影、物的形式加以综合呈现。在今天的城市更新工作中,工业遗产是积蓄城市能量的重要载体,她既可以是城市文化存续的见证,又可以是共享经济的发生器,还可以是城市景观的主角之一。这里呈现的中外学生联合团队的设计作品,生动地表达这种“蓄能”的前景。愿师生们笔下的发电厂,成为城市文化的蓄电池。祝贺全体师生!

    ——李振宇教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上海杨树浦发电厂是中国第一个电厂,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之一,建筑与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厚。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城市空间设计系,以自己在艺术方面的优势,与同济大学等联合,深入研究工业遗产空间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积极的教学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各有受益,为学院教学拓展了新的视野。

           ——吴小华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


  正是得益于1913年由英商投资建设的杨树浦发电厂,上海才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被电灯点亮的城市,第一个是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伦敦。

  杨树浦发电厂位于上海杨树浦路2800号,毗邻黄浦江,位于滨江发展轴之上。她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工业建筑遗产之一,见证了中国工业萌芽、发展、转型的复杂进程。杨树浦发电厂已停产多年,随着城市转型,寂静的工厂必将踏上崭新的旅程。

  20189月至20191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专题设计四”教学团队,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团队联合举行课程设计。先期,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短期来访,中德师生混合编组,举行了快题竞赛。此后,“同济”与“国美”团队又多次深入现场,进程了近四个月的设计研究。

教学展挖掘各自的学科特色,对工业遗产包含的景观氛围进行了较为特别的呈现。本次教学组织的特色在于:以建筑设计、遗产保护为教学内容核心,将历史文献、建筑设计、文化创意互相勾连,借助跨学科的教学平台,为杨树浦发电厂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

教学展览以“力”为核心议题,从回溯电厂产生的电力到空间更新赋予新的活力,再到沉浸式演绎感知到力的存在;从历史文献到百年畅想,从实体空间到虚拟媒介。定名为“力之力”(Power of Power)。

分为三个部分:历史(HISTORY)、新知(KNOWLEDGE)、身体(BODY)。

历史

通过视频与微档案,以新发现的档案资料为线索,呈现杨树浦发电厂的历史瞬间,时代中不一样的故事。

新知

针对理论知识水平和研究方法的提升需要,设计课程设置了四次公开讲座,讲演人均另辟蹊径,展开了对景观、大都市和身体的讨论。设计课提倡思维的发散与聚拢,在辨识生产系统的科学信息、保护集体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研究—聚焦问题—方法探寻—设计表达”,用设计逻辑来讨论未来健康积极的社会与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获取新知不仅是个人的积累过程,更是团队协作的手段,目前可提升的空间较大。正所谓“力之力”。

生活驿站”场地分析图

磁力漫游”滨水段设计图


中国陶灯”锅炉房改造设计图

 “新知”包括图纸与模型,涵盖同济大学城市与规划设计学院研究生课程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毕业设计阶段成果及中德联合快题竞赛。“国美”在另一门课程中设置了插画,包括杨树浦发电厂的宣传广告和图标(Logo),视觉传达的目的是高度提炼面向未来的工厂特征,既独树一帜,又难以效仿。

滨水模型

傅杭俊、金旭涛:激起运动

王怡婕、吴淑瑜:回望异托邦—观与演的电影创作工作坊

傅宇昕、朱欣雨:记忆漫游

BERBEL PEREIRA OSCARCarlos Vega:中国陶灯

Othoniel VizosoPorcheddu Giulia:立体网格

杨喆雨、罗元胜:守望异托邦—正与逆的记忆储存


身体

工厂作为功能性的生产空间,可能从来没有发生过身体感知的行为。“国美”音画专业师生在废弃的车间里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力的传递,表达个人之力与集体凝聚力的团结,教学影像从另外一个创意角度诠释工业空间的意义。

物件系列“防汛与插电”


动手做物件。“国美”学生通过清水混凝土或钢丝,粗材细作体现产品美学,摸索作品与发电厂今昔的关联。

设计一副耳环。与项链、戒指不同,耳环是与身体关系最为密切的饰品之一,既舒适又要有格调。上海理工大学李文嘉、邓庆华老师设计并打造出与发电厂意蕴相关的耳环,首次尝试杨树浦工业遗产的文创之旅。

工业建筑遗产活化利用在我国方兴未艾,它可以提供诸多教学模式,上海尤其如此。我们师生愿以这样一个展览,综合遗产空间、感知空间、空间场所的内容,不断学习,绘制跨越学科界面的设计蓝图。

杨树浦发电厂提供给本次教学展另一个bonus,正式开展前周六将有一次open day,名额有限,我们不见不散。

杨树浦发电厂活化利用图标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

学术支持: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

 

教学及策展团队:

朱晓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李辉: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副教授

许月兰: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讲师

吴杨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文嘉: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邓庆华: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李辰川: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音画专业教师

孙仲明:上海杨树浦发电厂建筑管理经理


参展学生:

同济大学建筑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王子潇、2018级硕士研究生:傅杭俊、金旭涛、朱欣雨、傅宇昕、杨喆雨、吴淑瑜、王怡婕、罗元胜、BERBEL PEREIRA OSCARCarlos VegaOthoniel VizosoPorcheddu Giulia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庄建波、谭文玮,2015级建筑学专业本科生单俊盛、徐桦、潘迎紫、周倩、陈思怡、林琳等,2016级本科生黄雅羚、李澍、钟嫣语等,及2015级建筑专业本科生


评图暨研讨嘉宾:

张健: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永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褚军刚: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城市空间系主任、副教授

曹炜:同济大学创意学院环境设计系教授

齐红:优地易国际建筑设计(UDe)首席执行官

开放日20191121000-1115上海杨树浦路2800号,20人。

开幕式暨评图研讨201911314:00

展览时间2019113-1141000AM-16:30 PM

展览地点:那行NMG零度空间(上海市长宁区镇宁路465161号愚园里),上海地铁2号线,江苏路站2号出口

供稿:朱晓明 吴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