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开启国家现代化新征程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空间规划也处于全面推进时期,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探索国土空间新发展格局,是每一位青年规划应当牢牢把握的工作重心。

2021年5月22日,以“新发展格局与空间治理”为主题的第9届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暨第5届金经昌中国城乡规划研究生论文遴选结果公布“(以下简称金经昌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论坛采用线上方式召开。与会的专家学者与青年规划师齐聚一堂,探讨与交流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空间治理的创新实践。

今年是金经昌论坛与广大青年规划师携手度过的第9届,在当前我国重要发展机遇下,青年规划师已成为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力军,要继承和发扬前辈的规划思想和理念,做好学习、传承和发扬,推动规划事业不断发展,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论坛希望可以成为一个集思广益、推动发展的平台,助力青年规划师起飞、成长,肩负起中国城乡发展的历史使命。

本次论坛共有35家院校和机构参与投稿,共收到59篇文章,经过专家评选后,文章将编辑成论文集择时正式出版,同时,16位作者还在下午的平行分论坛上分别做了报告。


开幕式致辞



本届论坛开幕式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系主任卓健教授主持,十几位来自规划学界、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重量级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教授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主持人  卓健


致辞人  彭震伟


同济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教授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向着第二个百年奋进的过渡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基于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格局来讨论空间治理,探讨如何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城乡空间品质,是规划行业对国家发展新形势的积极回应。青年是创新的同义词,期待青年规划师通过金经昌论坛平台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向全国的同行们展示更新、更好的成果。


致辞人  石楠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秘书长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十四五”规划开启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两大历史事件叠合的特殊时期,如何能够在新时期,按照新的发展理念,谋求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是未来5年各行各业的重要使命。要平衡好发展和安全,把人民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使经济社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我们从疫情中学到的理念。如何构建新时代规划的各级各类的体系,让规划更好地支撑科学、可持续发展,是规划师们面临的新的历史挑战。同时,如何让规划在市场化以及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下起到更好的作用,不仅是为了经济增长,也为了更好的建设,要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规划工作的重要指征,这是工作方式方法上重要转变。因此,讨论发展格局与治理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致辞人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


硕士期间,导师李德华先生说过,规划的表层是眼睛,是观察世界的首要渠道,而眼界决定了你能够看到多远,在进入大脑后才是规划的核心部分。在当今时代,青年规划师要站在人民的立场和中国土地上,通过不断创作和创新,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本质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改变,是规划对象的转变,规划对象可以是大都会、小城镇、乡村、社区、农庄、农村、区域,要明确规划是主体,需要对不同规划对象进行观察和认知。青年人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本论坛的宗旨就是将论坛交给青年人,期待青年规划师有更好的新成果、新思想、新视野和新方法。相信通过一代代的传递,中国规划事业会欣欣向荣,不断向前发展和创新,并让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致辞人  刘颂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刘颂教授


金经昌论坛以倡导规划实践的前沿探索、搭建规划创新的交流平台、彰显青年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为宗旨,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城市规划协会推荐的中国科协重点学术会议名单。各位专家和青年规划师们相互交流、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促进我们编制出更高质量、人民满意的规划。


遴选活动



遴选结果公布主持人 王雅娟

《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副主任王雅娟


第5届金经昌中国城乡规划研究生论文遴选活动自2020年5月启动,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共收到来自海内外60所高校的171篇论文。遴选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组委会邀请的11位初评专家按照遴选要求,对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推选出35篇候选论文参加复评;第二阶段,由组委会邀请的33位专家,通过打分对复评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根据26份有效投票最终评选出15篇优秀论文,17篇佳作论文。



主旨报告



本次论坛上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李枫、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德高和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王新哲,分别针对“凝聚共识,发展创新,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我国空间治理问题的缘起、进展及趋势“等主题做了主旨报告。


主旨演讲  李枫

凝聚共识,发展创新,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国土空间规划

报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的“新时代新要求”、“新规划新特点”和“新方法新路径”三方面内容。


新时代新要求:探索在人多地少、资源有限的国情背景下,自然资源和空间管理的方式和制度,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路径,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规划新特点:包含全域全要素、底线约束、指标管控、优化结构和布局、功能品质提升、实施传导、精简审批、基础信息平台和监督信息系统等国土空间规划的关键内容和新特点。


新方法新路径:强调以“三调”为底数形成统一的底图和底版,强调以“双评价”、“双评估”为基础尊重自然地理格局;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全过程、全流程、多渠道、多方式的开门编规划,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结合;要注重继承和发展、转换和创新。深入领会“多规合一”改革实质,减少“政出多门”,提升治理能力;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提出创新思路和有建设性的建议。



主旨演讲  史育龙

我国空间治理问题的缘起、进展及趋势

报告提出要从生态文明建设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个视角理解空间治理,空间治理要基于保护优先、空间均衡、陆海统筹和差异化协调发展。


我国空间治理的主要工作进展包括推进“三大战略格局”建设、明确县级行政单元的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和推进空间规划体制改革等内容。


空间治理概念贯穿全国“十四五”纲要的各相关部分:在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要动力源地区”和“重要功能性区域”;在城镇化空间格局中,叠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海南等重大战略区域的空间范围;在空间治理的尺度单元上进行进一步细化。


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加强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空间保障、聚焦国家发展战略落地中的空间问题、处理好规划期限衔接问题、加强差异化指导、加强精细化治理等问题,都需要统筹谋划和深化完善。



主旨演讲  郑德高

绿色、活力、人文:城市街道更新的挑战与行动

报告提出街道更新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抓手。让街道回归城市生活的本质,是街道更新的关键理念。街道更新的方法手段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


更绿色的街道:目的是让街道生活能够“慢”下来。实现途径有路权明确化、交通静稳化、环境生态化。绿色街道的挑战在于,如何在车行与慢行空间中取得有机平衡。


更活力的街道:目的是让街道生活能够“坐”下来,满足人民对高品质休闲生活的需求。需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商业活化,要关注建筑前区空间,重点提升建筑底部的小“L”型空间的塑造水平;其次是活力打造,要关注街道“凹”空间,植入活力触媒,保证业态的多元性与界面的丰富性,并注重地域性风貌的塑造。活力街道的挑战在于,如何激发商业的价值与活力。


更人文的街道:目的是让街道生活能够“闲”下来。实现途径包括,第一,艺术彰显,为街道植入有特色的公共艺术;第二,文化提质,打造更具文化活力和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



主旨演讲  王新哲

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

城镇开发边界是综合性政策,是划分城和乡的边界。乡的建设是结合农村、农业进行,识别城、乡边界的过度地带以及对交界地带的控制非常重要。


镇级开发边界划定要充分考虑城乡共存的用地状态。相比市级开发边界,镇级开发边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定位上从“控形态”到“管行为”;目标上从“集约度”到“紧凑度”;对象上从“划重点”到“全覆盖”;方法上从“紧约束”到“赋弹性”。


在开发边界的用地规模和形态适当脱离的背景下,留白是重要的空间规划手段,留白机制应从功能留白到时序留白和指标留白,对边界外的分区准入政策需要明确。


同时,从事权、尺度等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新思考:自上而下的传导,要求传导内容精确,但需要综合考虑地方发展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预留弹性;作为空间政策,在不同层级、不同尺度下的空间政策的重点应不同。



平行分论坛



下午举行的平行分论坛上,16位青年规划师分别就“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提升城乡空间品质”两个议题进行演讲和交流。


金经昌中国青年规划师创新论坛以“倡导规划实践的前沿探索,搭建规划创新的交流平台,彰显青年规划师的社会责任”为宗旨,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同济大学、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城市规划》编辑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干部培训中心参与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