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喜讯
6月8日,爱思唯尔CiteScore 2022年度(引用分)指标正式发布,Built Heritage的分值和排名大幅提高,以1.2的分值进入History和Conservation两个学科领域期刊排名的Q1区。
Built Heritage于2017年创刊,2019年被CSCD核心库收录,2020年正式与Springer Nature合作,当年先后被DOAJ和Scopus收录,并于2022年6月首获CiteScore指标。
Built Heritage的CiteScore排名
在被Scopus收录的History领域1599本期刊中名列第156位,超过了90%的同类期刊(上一年度在1499本期刊中名列第870名);
在被Scopus收录的Conservation领域102本期刊中名列第25位,超过了75%的同类期刊(上一年度在96本期刊中名列第64名)。
爱思唯尔同时发布了以Scopus数据库相关信息为计算基础的SJR和SNIP,本刊的这两项重要指标同样获得了可观的进步。2022年度Built Heritage的SJR分值为0.263,位列Conservation学科Q1区(上一年度SJR分值为0.153,位列Conservation学科Q2区),SNIP分值为0.640(上一年度SNIP分值为0.180)。
就在CiteScore公布的两天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来邮件公函告知本刊编辑部:经过严格的遴选和评审,本刊再次成为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2023-2024年)。这是自本刊于2019年首次被CSCD收录之后,连续第三次成为该数据库核心来源期刊。
好事成双,喜讯连连,初夏的六月因此而平添一抹亮色。Built Heritage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长期以来给予本刊无私关怀和热情帮助的师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将放下这些数据和排名,努力用更高质量的学术出版成果回报社会,回报大家!
小贴士
什么是CiteScore、SJR和SNIP?它们和我们常听到的IF有什么关联和区别?CSCD又是什么?可能有些读者朋友对它们还不太熟悉,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IF
IF的全称为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是汤森路透每年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只有被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的SCIE和SSCI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才会有相应的IF。
IF是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与前2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之比值。所有文章类型的引用次数均计入分子,而计算分母时则只计入Articles、Notes和Reviews等几类文章。
CiteScore
CiteScore 是爱思唯尔2016年推出的指标,从2021年起更新了计算方法,即将原本3年的发表时间段扩大到了4年,因此,它反映的是一本期刊连续四年的发表论文的年篇均引用次数。
CiteScore和下述SJR和SNIP都是基于Scopus数据库引文来源信息对期刊进行排名的文献计量指标。自从爱思唯尔推出CiteScore后,一直被认为是IF的强有力竞争者。
与IF相比,CiteScore最大的不同包括:
对应的数据库Scopus是免费的;
涵盖了更多期刊;
计算分母时较少限定发表论文的类型,即所有发表的Letter, Comments, Editorial等都计入发表的论文总数。
SJR
SJR的全称为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期刊声望指数) ,使用的是三年期计算时间区间。
SJR指标不仅考虑引文的绝对数量,也考虑引文的质量,如在总被引频次相等的情况下,更多地被高声望期刊所引用的期刊,其SJR分值会更高。
SNIP
SNIP的全称为Source Normalized Impact per Paper (篇均来源期刊标准影响指标),其根据某个主题领域的总引用次数、给予引用权重。
SNIP纠正了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引用行为差异,反映的是一个期刊的领域影响力。如两本不同学科的期刊的IF相差较大,但是SNIP比较接近,说明这两个期刊在各自领域内的影响力近似,在不同学科期刊进行对比时,该指标可提供较科学的参考。
CSCD
CSCD中文全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英文名为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是我国第一个引文数据库,收录我国出版的中、英文核心期刊1300余种,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等学科领域,在发现我国重要科学研究成果、追踪科学研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信息导航作用。CSCD与科容唯安、爱思唯尔合作,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与Web of Science、Scopus合作的文献数据库,致力于向全球推广中国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