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同济大学研究生新型城镇化研究会暑期实践日记
发布时间:2015-07-22

2015.07.20  周一 韶关 晴转雨

 

19号晚上,同济大学研究生新型城镇化研究会实践小分队在学校门口合影留念后,我们韶关东莞小分队和张立老师一行6人乘坐动车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奔赴广东。另一只汕头茂名小分队今早出发。经过13小时的跋涉,我们终于顺利抵达韶关高铁站,韶关市住建局当地领导干部亲自来迎接我们并驱车带我们向这次调研的县级市南雄市进发。从韶关到南雄市走高速大概需要1h,沿途当地干部给我们介绍了韶关地区的一些地理人文和发展现状,让我们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到达南雄市区以后,市区还挺热闹,来到住建局,我们立马和当地的领导干部展开了一场座谈会,张立老师想当地两道干部说明解释了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和计划,住建部刘部长给我们建议调研乌迳镇和珠玑镇两个中心镇,每个镇选取4-5个村进行调研,之后刘部长和乡镇那边联系好之后决定下午3点左右过去。中午住建部的领导干部给我们准备了伊顿丰盛的又极具地方特色的午餐。

午餐之后我们在住建部对当地的规划人员进行了简单的访问,对当地的总体规划和乡村现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等乡镇工作人员上班以后,经过40分钟的车程住建部工作人员带我们抵达了乌迳镇,此时天宫不作美,下起了大雨。在乌迳镇镇政府,主管住建的镇长和我们也展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张立老师向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并请他们协助我们开展调研工作,并帮助我们确定了具体要调研的村落,类型丰富,覆盖全部。接着我们在宾馆放下行李之后,我们便立马开始了调研工作。

我们的第一站是来到乌迳镇的省重点扶贫村——白胜村,和村长简单的交谈分工之后,我们便在村干部的带领下雨村民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调研。我们两两一组进行访谈,其间有外出务工返乡的中年大叔一家,也有带着瘫痪的老板的极其困难的大妈,还有坐享天伦之乐乐观向上的奶奶……白胜村朴素好客的村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过一天的调研,我们收获颇丰,感慨良多。来到南雄市以后,尤其是白胜村访谈过后,让我们大为意外,意外的是这里的落后与贫困。因为众所周知,广东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我们常人眼里广东省应该整体都是较为富有的,殊不知在粤北和发达的珠三角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农村问题,同时也让作为建筑城市规划专业的我们这些学生有了改造农村,帮助农民改善生活品质的使命感,更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孩子们深刻地了解了农村的困难,让我们对眼前生活的倍感珍惜,并且有了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建设的意愿。

                                                                                                                                                                                                                                                         作者:王雪


2015.07.20  周一汕头 暴雨

2015年7月20日早上5点45分,同济大学研究生新型城镇化研究会实践团的另一个小分队汕头队的队员们在同济大学正门准时集合、合影后,整装出发了。由于揭阳机场暴雨,飞机延误,小分队被滞留在虹桥机场候机。但是飞机延误并没有影响大家高涨的热情,在带队的陆希刚老师的组织下,团队成员在航站楼的麦当劳里,就着三张桌子拼起来的“会议室”,开起了实践准备会议。同学们再次认真研读了问卷,为保调研内容能够更加详实,队员们进一步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微调,并且再次确认了分工细节。在大家的认真讨论中,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延误的2个小时仿佛转瞬即逝。10点5分,大家终于踏上了旅途。经过2小时的飞行,12点5分,飞机安全抵达揭阳机场,当地仍是暴雨倾盆。

实践分队在与汕头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简单接洽后,又赶往潮阳区房地局,在区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辗转来到了第一个调研点海门镇政府。下午,实践分队与海门市镇政府领导就海门镇的发展现状和调研内容进行研讨。在研讨会上,首先,陆老师就“新型城镇化研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该研究课题的调查方式进行了说明。随后,海门镇镇长及其规划办主任对海门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概述,分别说明了海门镇农村建设的进展及其不足。在共同的协商下,制定了海门镇的调查计划。

这一天,虽然大家在旅途的劳顿中依然马不停蹄,但是收获良多,实践工作在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我们在努力中收获着知识、友情和经历,这将是我们研究生期间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