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A10梯队龙美术馆之行记录
发布时间:2015-04-16

A9A10梯队龙美术馆之行记录

 

缘起

 

在2014秋季学期本梯队学位课“建筑技术科学基础”中,曲翠松老师关于“建筑结构与形式”的讲座引起大家的思考与讨论,这同时也是同学们做设计时看重的方面。建筑结构与形式的关系究竟如何?两者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大家发现2014年竣工的龙美术馆西岸馆有些特别,从而有了这次学习之行。

 

案例选择

 

龙美术馆西岸馆,设计者柳亦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浦江滨,获2014年建筑评论新兴建筑奖。

 

目的

 

案例结构与形式高度统一,采用独立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经过前期的研究,我们产生了三方面的疑问。

(1)  为什么当初会采用这样的结构?

(2)  这样的拱形墙体构造是怎么样的,还有其他功能么?

(3)  作为结构与形式完美结合的案例,实地空间体验如何?

 

行程与思考

 

2015年1月中旬,带着疑问,满怀期待,我们来到了龙美术馆。

 

我们围绕建筑基地,仔细考察其周边,再结合前期的资料储备,尝试解答第一个问题。

 

龙美术馆基地内元素丰富,既有遗存的煤料斗卸载桥,还有几乎占满了整个基地的两层地下车库,同时,周边还有一些旧厂房、龙门吊、火车轨道等。一般在设计时,面对这样独特的场所,会考虑建筑的场所性。这里,又将思考范围缩小,聚焦到结构的场所性。

 

这里,跳出了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的思维框架,将两者合一,做成剪力墙结构。同时,结合场地的元素,以北票码头构筑物“煤漏斗”为原型,衍生出大空间建筑的结构母题,体现工业文明遗迹的场所特征。又由于原有地下车库结构的限制,墙体插入地下一层,形成特殊中空“伞拱形”墙。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实地调研时发现,它是中空的,且上部形成了较大的人可以直立行走的倒三角形空腔。这样,空调管道、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设备可都设置在空腔里。这样的构造使室内纯净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成为可能。

 

除了关注基地环境、建筑构造,调研时我们更注重体会建筑最本质的空间。我们发现,在案例中,建筑是由结构限定的。而地下两层为已有8.4*8.4的传统柱网结构,地上部分则为新建的自由布局向上生长的“伞拱形”剪力墙。这样的两个空间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个流动、连续、自由、开敞,一个规矩、封闭、传统。这样矛盾的两重空间与新旧两种共存的结构是符合的。矛盾存在——对立——碰撞——暧昧,这样戏剧化的空间成为了龙美术馆的核心,也是它的迷人之处。

 

结语

 

这次梯队龙美术馆之行收获颇多。不仅体验到了一个有魅力的建筑,还对建筑结构与形式这一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和梯队同学交流、探讨、调研学到了很多,增进了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