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师讲坛(第二十九讲):工程院院士谈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3-05-23

主题:科学与艺术

 

主讲人:何继善(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名誉主席)

 

时间:6月5号(周三)下午3:30——5:00

 

地点:同济大学综合楼4楼报告厅

 

何继善教授简介

        何继善,1934年9月出生于湖南浏阳,汉族,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何继善教授从事科教60年。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及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学部主任等职,现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湖南省科学技术协名誉主席、湖南省院士联谊会会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何继善长期致力于地球物理理论、方法与观测仪器系统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以“双频激电法”、“伪随机信号电法”和“广域电磁法”为核心的地电场理论和仪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何继善教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国家发明奖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两项和省部级奖励18项,1986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被评为全国有色金属劳动模范,2000年获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何继善教授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频率域电法领域独树一帜,远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H·F·莫利松教授写道:“何继善以他在勘探地球物理方面的众多成就尤其是在激电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面的卓越贡献,得到了全世界同行的公认”。

       何继善教授长期重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对我国工程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公开出版了专著和一批有影响的文章。积极参与推动成立工程管理学部,积极组织工程管理论坛和努力推动工程管理学科建设,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建设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现正在从事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

       何继善提倡科学、技术、工程与艺术相融合。先生自幼喜爱书法与楹联,改革开放以来,担任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积极在工科大学生中提倡书法和人文教学。在国内外交往中,常常是笔墨求缘,以文会友。长期以来,他与书、画、楹联界的学者们交谊深厚,虚心向他们学习,深得他们的熏陶,久而久之也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篆、隶、楷、行、草均有一定造诣,尤其在嵌字联书法和中英文书法方面颇有自己的特色。

       1985年何继善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研究为特色的地球物理博士点,2002年创办了中南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他在地球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学科,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多人。在他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期间,倡导人文精神,优化育人环境,促进理、工、文交叉融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

        何继善教授在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科普活动,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三湘四水,2002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