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 联合论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学科发展联合论坛
发布时间:2015-01-08

2015年1月12日,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共同主办的学科发展联合论坛将在同济大学文远楼3楼举行。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学科发展中致力于推进多学科交叉研究,并陆续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开展协同发展的相关商讨。本论坛是多学科交叉合作中的第一个联合论坛,旨在探讨研究数据、方法和成果方面的合作和共享,标志着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学科发展合作的正式开始!



“智能城镇化”第74期可持续发展沙龙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学科发展联合论坛

时间:2015年1月12日(周一)

地点:同济大学文远楼3楼

主持:谢欢副教授、王兰副教授


活动日程

 

9:00-9:10致辞:

吴志强,教授,副校长,同济大学

9:10-9:15致辞:

李振宇,教授,院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9:15-9:20致辞:

童小华,教授,院长,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主题报告

9:20-9:30报告1: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童小华教授

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的城市空间演变模拟与区域发展应用
9:30-9:40报告2: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尚武教授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分析技术需求
9:40-9:50报告3: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刘春教授

基于海量位置数据的居民出行行为特征分析——上海为例

9:50-10:00报告4: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颂教授

数字景观的教学与研究初探

10:00-10:10报告5: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李博峰教授

大地测量成果在城市规划中的潜在应用
10:10-10:20报告6: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兰副教授

基于卫星图片的高铁新城发展研究及技术需求
10:20-10:30报告7: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郝彤教授

地下管网面面观
10:30-10:40报告8: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谢欢副教授

高光谱遥感的城市应用
10:40-10:50报告9: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宋小冬教授

规划领域地理信息若干应用

10:50-11:00问答环节
11:00-11:15茶歇

 

圆桌讨论

11:15-12:15数据、技术和成果共享:机制与举措


圆桌讨论专家:
童小华,教授,院长,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楼立志,副教授,副书记(主持工作),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程效军,教授,副院长,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岳昌智,副教授,副书记,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刘春,教授,副主任,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同济大学科研院

李博峰,教授,院长助理,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郝彤,教授,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谢欢,副教授,院长助理,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张尚武,教授,副院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杨贵庆,教授,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刘颂,教授,党委副书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韩锋,教授,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耿慧志,教授,副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宋小冬,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周玉斌,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新哲,副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兰,副教授,院长助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庞磊,讲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干靓,讲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参与单位:

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关于WHITRAP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二类国际机构(Category 2 Centre),是第一个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的遗产保护领域的专业机构。它服务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及其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致力于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由北京、上海、苏州三个子中心构成,其中,上海中心(同济大学承办)主要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相关项目,包括城镇、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建筑/建筑群/建筑遗址保护以及文化景观保护等;北京中心(北京大学承办)主要负责自然遗产保护、考古发掘以及文化景观管理;苏州中心(苏州市政府承办)主要负责职业技术人才培训和以遗产地管理和修复技术为主的研究活动。

中心秘书处现设于上海中心,主要负责根据中心理事会确定的计划和指示,协调和指导中心工作。


秘书处联系方式:

TEL:(+86) 21 6598 7687转8002

FAX:(+86) 21 6598 2507

E-mail:whitrap.secretariat@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