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建筑与艺术是人们认识并创造世界的方式,建筑与艺术是密切不可分割的人类创造。探索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寻找艺术如何生成建筑,发现艺术思潮对建筑的作用,也始终是一种艺术。本书以艺术和艺术流派中的建筑为例,论述建筑与雕塑、建筑与绘画、建筑与摄影、建筑与电影、建筑与摄影、建筑与文学、建筑与音乐。


郑院士在上海科学会堂(以前的法国学堂)2021.1.12


建筑师从事的领域在许多方面都与艺术家交叉,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融合了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在培养建筑师的过程中,宽泛的知识和艺术、技术背景,使他们从事的领域可以突破传统的范畴。当代建筑师的跨界活动往往向艺术领域拓展,有不少建筑师同时也是画家、雕塑家、摄影家或艺术设计师。他们画画,做雕塑,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同时也设计景观,设计电影场景和舞台布景,从事写作,策展和布展,设计服装,设计家具、灯具和装置等。



奥运村鱼形雕塑 巴塞罗那(弗兰克·盖里作品 王惠 拍摄)


尽管现代建筑在20世纪初的先锋派革命中往往被排除在艺术之外,绝对的功能主义也排除一切非功能因素。然而现代建筑运动的一些理论家和建筑师其实仍然把建筑作为艺术来看待,主张建筑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艺术,是一种崇高的艺术,艺术仍然是建筑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的各门艺术中,建筑是不可回避的、无处不在的艺术,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艺术。


作者介绍



郑时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总策划师等。

作者196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1965-1978年在一机部第二设计院担任建筑师,曾在北京、上海、杭州、济南、沈阳、贵阳、遵义、十堰等城市参加设计,期间也参加绘画和雕塑工作。1981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1993年获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学位。1984-1986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担任访问学者,期间曾进修意大利艺术史。长期以来关注建筑和艺术理论,多次参观访问佛罗伦萨、罗马、米兰、锡耶纳、那不勒斯、威尼斯、柏林、汉堡、伦敦、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巴黎、马德里、巴塞罗那、东京等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

代表著有《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和符号体系》(1997)、《上海近代建筑风格》(1999,2020)、《建筑批评学》(1999-2012)、《世博与建筑》(2009)、译著有《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1991,2010)、《城市文化》(2009)、《城市空间设计概念史》(2017)等。主要的建筑设计作品有南浦大桥建筑设计、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朱屺瞻艺术馆、钱君匋艺术研究馆、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教学楼、嘉兴行政大楼、杭州中国财税博物馆、上海外滩国际大楼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综合论述建筑与艺术的专著,作者长期研究建筑史、艺术史和美学,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各门艺术与建筑、建筑师的关系。讨论建筑与艺术并非将建筑与艺术混同,而是从建筑美学,建筑与艺术的相互生成,以建筑和艺术的视觉语言讨论建筑,讨论艺术。既讨论美学,也讨论建筑师和艺术家。建筑师和艺术家虽然有不同的话语系统,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也不完全相同。但是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哲学思潮、艺术风尚相互影响,建筑师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也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理和工作方法。艺术家和建筑师在历史上曾经试图创造一种综合各种艺术的总体艺术,试图建立建筑作为总体艺术的地位,使建筑艺术成为包容一切艺术的艺术,主张艺术家应当是“全面的人”,并使未来的社会成为“总体建筑”。

艺术的范围十分广泛,当代艺术的核心体系已经有极大的拓展,包括建筑、艺术设计、绘画、雕塑、电影、电视、摄影、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虽然几乎所有的艺术或多或少都与建筑有关,但是一些艺术门类与建筑的关系并不很密切,例如建筑与戏剧、舞蹈等的关系在本书中尚未涉及。

按照建筑与艺术的抽象和具象关系编排,共分八章,分别是建筑艺术引论,艺术流派中的建筑,建筑与雕塑,建筑与绘画,建筑与摄影,建筑与电影,建筑与文学,建筑与音乐。


院士推荐


内容介绍


第一章建筑艺术引论讨论艺术和艺术体系,讨论什么是艺术,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系以及作为特殊艺术体系的建筑。当代建筑正愈益与艺术融合,成为实用艺术和空间实践的艺术,建筑尤其被看作与雕塑在某些方面具有同构的性质。建筑和艺术都是避免不了的艺术,始终在探索新的方向。建筑师和艺术家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遵循一些共同的原理和工作方法,艺术家和建筑师在历史上曾经试图创造一种综合各种艺术的总体艺术。历史上的建筑曾经是综合的艺术,与雕塑、绘画、音乐相融合。这一章也论述了艺术体系形成的历史以及建筑与艺术体系的关系,艺术的类型,同时也讨论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系。

艺术史曾经将建筑归入造型艺术,几乎在所有的艺术史中,建筑都是主要的论述对象之一。而建筑史虽然没有论述其他非造型艺术的章节,但是也总会涉及其他艺术,建筑的思潮在许多方面都与艺术思潮密切相关。在当代语境下,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当代建筑成为无所不在的艺术,成为空间和时间的艺术,并走向总体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总体艺术的典型


第二章艺术流派中的建筑,论述了文艺复兴运动、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新艺术运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表现主义、包豪斯和现代运动、装饰艺术派、超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后现代主义等主要流派和思潮中的艺术与建筑的关系。建筑在这些流派和思潮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果没有建筑的参与,这些运动和流派也许就不会那么辉煌。建筑在文艺复兴运动、新古典主义、装饰艺术派、未来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艺术运动中都占有核心地位。人们从艺术中认识到的建筑可能远超过建筑本身,我们的大部分有关建筑的知识和理解往往是通过绘画、电影、电视、摄影、文学和音乐而获得的,这些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建筑的集体记忆,也为后世的建筑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意大利广场


第三章论述建筑与雕塑,在所有的艺术中,建筑与雕塑的关联度最高,基于在自然中的空间关系,建筑和雕塑在造型、空间、几何形、物质性方面具有某些共性。建筑师和雕塑家都向自然学习,从中获得灵感,建筑和雕塑一般都具有人性的尺度和城市空间的尺度。一些建筑可以称之为雕塑性建筑,一些雕塑也可以称之为建筑性雕塑。本章讨论了雕塑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建筑作为雕塑,讨论建筑师与雕塑,作为雕塑家的建筑师,建筑模型类比雕塑,以及建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和城市雕塑。


马列维奇的Gota模型


第四章讨论建筑与绘画,绘画是建筑创意的源泉,建筑是绘画的场景和表现的重要主题,建筑画成为绘画的一个门类,中国古代的图画崇尚“制器尚象”,界画是世界上最早的建筑画。绘画不仅是现实建筑的摹写,绘画也是未来的建筑创造,建筑也从绘画汲取思想和形象。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城市和建筑自古以来就是绘画的场景和主题,人们用绘画虚拟表现未来的建筑。本章讨论界画和建筑画,西方绘画中的建筑,透视与建筑空间,绘画生成建筑,建筑的绘画表现以及绘画中的理想建筑,建筑师和建筑画。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影响了建筑师的思维方式,绘画可以表达摄影和传统的建筑表现方法无法展示的空间,对当代建筑的空间构想和设计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电子时代的建筑再一次与绘画形成密切的关系,并深刻影响了现代建筑。


五代李昇的界画《岳阳楼图》


第五章讨论建筑与摄影的关系,摄影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摄影推动了现代建筑和现代艺术的发展。对于绝大部分建筑,无论是历史上的建筑,或是当代建筑,人们通常都是通过摄影才认识的。建筑摄影是通过摄影表现的作为标志和图像符号的建筑,历史上第一件成功的摄影作品就是建筑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了时空的摄影中的建筑,似乎比建筑本身更为现实。本章讨论了摄影创造现实,建筑摄影技术和艺术,建筑摄影的纪实性和建筑摄影师。

建筑摄影是摄影的建筑学,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借助建筑摄影表达设计理念,展示建筑的空间和细部。摄影师通过建筑摄影表现审美观念,建筑摄影不仅是纪实和表现,建筑摄影也成为探索建筑思想和未来建筑的重要手段。建筑摄影通过新的视觉方式创造世界,建筑摄影教育并训练人们如何观看和设计建筑。


佛罗伦萨大教堂


第六章的主题是建筑与电影,讨论电影中的建筑空间,电影生成建筑,电影中的建筑和建筑师,以及建筑师与电影。电影是所有艺术中最为现代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也是最为依赖科技的一门艺术。一位著名的电影大师认为,建筑是电影的先驱,另有一位电影导演认为最接近电影的艺术是建筑。电影是城市和建筑的产物。建筑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空间基础。建筑是几乎所有电影的不可或缺的场景,建筑成为电影叙事的背景和历史的参照,成为电影的基本元素,电影也成为建筑创作的源泉。正是由于建筑,影片才能变成电影,

建筑的参照物曾经是绘画。当我们从城市的角度研究建筑,这种参照是不够的。更有力的参照物是电影,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复杂系统。电影开发了某种“都市艺术”,电影用影片中的建筑评述社会,重构城市和建筑,表现理念。电影中的建筑是建筑师设想的未来的建筑,也是电影观众消费的建筑。


电影中的建筑师


第七章建筑与文学讨论文学中的建筑空间,文学生成建筑,以及建筑文学,包括建筑师与文学,文学中的建筑师等。文学与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与铺陈故事的场景,建筑是文学家抒发感情的载体。建筑在文学中获得永恒的意义,文学作品也为建筑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和一种理想的建筑,人们往往将建筑赞颂为诗性的建筑,诗意的建筑。

建筑和建筑所赖以存在的城市、城市生活也塑造了文学,激发了文学家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城市和建筑占据了文化的核心地位,因而也在文学中起到重要的核心作用。建筑、城市和城市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以及文学对建筑、城市和城市生活之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双重建构。


《建筑师》一书的封面


第八章是建筑与音乐,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已经成为公认的名言。这一章讨论音乐的精神,空间中的音乐,也讨论建筑与音乐的类比和建筑的音乐性。论述音乐中的建筑,建筑师与音乐,音乐与空间和空间音乐。说明音乐如何生成建筑以及总体序列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将音乐理论引入建筑学,认为音乐是所有艺术的核心,音乐可以表现建筑,也是音乐孕育了建筑,建筑源自音乐的精神。由于音乐活动的特点,音乐与场所和空间的关系要比其他艺术更为重要,建筑空间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和建筑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音乐与建筑的关系要比其他的艺术更为密切。建筑构图与音乐的曲式构成、乐句和乐段的结合形式上的相似性。建筑与音乐的类比是建筑师、音乐家和艺术史学家长期以来的论题,建筑被称为“空间中的音乐”,甚至认为建筑艺术等同于音乐。


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大歌剧院



编辑推荐


郑院士为这本书笔耕不辍辛勤打磨数年,以他丰富的建筑阅览、设计经历写成,是集大成之作,无论对于建筑学学子入门还是普通大众鉴赏建筑与艺术来读,都是一本好书。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场古今中外建筑与艺术的盛宴,以飨读者。



来源:建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