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纪辉煌,更上一层楼——同济大学“规划50年”教育回顾展侧纪
发布时间:2006-10-26


规划50年展览开幕式
同济展厅


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左一)、中规院原院长王静霞(左二背对画面者)、城市规划学刊总编董鉴泓(右一)教授在观看展览


同济展厅师生合影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左一)观看来宾签名留言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黄富厢(右一)在观看展览

    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于9月21-23日在广州市隆重召开,此次大会可谓我国城市规划行业50年来最盛大的一次活动,会议期间同时举办了“规划50年”主题展览包括① 学会50年历史回顾展;② 新中国城市规划回顾展;③ 城市规划教育回顾展;④优秀规划设计及成果展;⑤千年名城广州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等,回顾与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事业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 
    全国共有11所规划院系参加了城市规划教育回顾展,分别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以及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在截止到2006年6月通过全国城市规划专业评估的13所学校中,只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3所未参展,其余10所专业院系全都参展。而另一所参展的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尚未列入通过专业评估的院系名单。因而此次“规划50年”教育回顾展可以说是对国内各主要规划院系一次历史性的全面检阅。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育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展览内容分为①前言、②专业历史、③教学科研、④机构、⑤对外交流、⑥未来发展方向六个板块,共30个版面。其中历史部分系统回溯了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专业在同济大学的诞生与发展,并介绍了早期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和对外交流;教学科研部分突出了学科梯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学位教育,以及本科生、研究生的社会综合实践;机构部分强调了同济城市规划学科的整体优势,除教学职能外,在社会服务(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城市规划与设计现代技术实验室、同济大学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研究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出版(《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以及继续教育(建设部同济大学干部培训中心)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对外交流作为同济城市规划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色,近年来更是得到了重大提升,在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国际重要学术组织机构和重大学术活动等发面,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未来发展方向则在学院“16+2”的学科方向基础上,重点确立了“生态城市环境、绿色节能建筑、历史遗产保护、数码设计技术”为重点推进、亟需突破的四大学科领域,以形成新的学科优势,如此全面涵盖而又重点明晰的学科发展目标,为所有各建筑规划院系中仅有的。 
    展览期间,同济规划展厅吸引、聚集了大批的参观者,他们是来自海内外规划院系的学者专家、全国各地规划管理部门的领导与规划实务工作者、海内外设计机构的规划师,以及学生、市民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毕业于不同时期的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校友,步入同济展厅,他们倍感亲切,激动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除了丰富的展览内容深深地吸引观者之外,同济规划展场在所有参展院系中也是最受瞩目的。72平方米的展场是教育展区中面积最大的,展场空间的设计也最具特色与个性,清新的外围UI设计,丰富而流动的展示空间,充分传达了同济城市规划一贯开放兼容、不落俗套、不同凡响、引领风气的特质。到场的参观者们纷纷签名、题字留念。董鉴泓先生题字“半世纪辉煌,更上一层楼”,邓述平先生题字“培养更多城市规划人才,建设21世纪中国城市”,陈秉钊教授题字“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要一代接一代地不断开拓”,吴志强院长题字“几代规划人共铸辉煌”,……事实上,对于同济城市规划专业来说,真正的历史到2007年将是六十年了。 
    综观同济大学“规划50年”教育回顾展,不但全面充分地展示了同济城市规划学科的辉煌业绩和对中国城市规划教育所作出的贡献,也传递出同济城市规划学科将一如继往、开拓前进的信念与潜能,正如学院的整体发展定位,将努力建设成为“在国际学界代表中国的学科发展水平,在国内学界代表国际学科发展方向”的世界一流规划、建筑、设计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