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戴复东院士透露了国家大剧院评审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说,“我参加了大剧院的整个评审,应该说,这次评审及安德鲁方案的胜出是完全合理合法的。我们可以对这个‘蛋壳’发表不同观点,但提出要推倒重来,则于理于情不合。”
据介绍,在评选的倒数第二轮,法国设计师安德鲁曾提出一个方案,专家组认为不错,但建筑学界的人认为它太古典,像陵墓,不像大剧院。“这一轮过后,安德鲁突然消失了,谁也联系不上他。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手上拿的就是这个‘蛋壳’方案。当时我很惊讶,因为这个方案完全跳出了原来的框框,有特点,但我认为,‘壳’内的设计没做好。”于是,最后一轮投票开始,非建筑学界的专家几乎都把票投给了“蛋壳”,建筑学界的专家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戴复东投了弃权票,因为觉得内部观众厅的设计要改进。
在戴复东看来,方案的出炉符合“程序正义”,至于它是否“实质正义”,能否代表中国的形象,则需由历史来检验。
谈到建设中的大剧院,戴院士表示,看到它时,“感受到一种震慑人心的力量”。“当年建埃菲尔铁塔时,以莫泊桑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竭力反对,但现在,这座铁塔已成了法国的象征。所以,让我们静静地等它造完,再作判断,而且,最终的评判权应该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俞陶然 新闻晚报 2007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