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景观系三学生获全美景观规划设计师协会(ASLA)居住类设计荣誉奖
发布时间:2007-09-2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2003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唐筱璐、韩筱熹、曹译匀三同学的设计作品《Dream Balloons》在2007全美景观规划设计师协会(ASLA)学生奖项居住类设计中获得荣誉奖(Honor Award)。这是中国学生首次在该奖项获得荣誉。
 附:方案简介:
     《Dream Balloons》设计方案在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当代大都市背景下,针对里弄街区存在的严重问题——过高的居住密度和日益下降的生活质量,对空间利用、景观营造和居住生活模式提出大胆的设想,旨在改善里弄居民的生活质量。
     基地位于威海路老城区,为21,000平方米的里弄街区。1,400~1,500人居住在这块缺乏公共空间与绿化的场地上。占用公共空间堆放的生活杂物、在电线上随意晾晒的衣物和四周的高楼围合成的天际线,令人感到不安和压抑。无论是居住生活的物质条件,还是社会文化的精神状况,这里与相邻的高档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豪华公寓形成令人深思的强烈对比。
       设计方案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里弄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出既符合里弄街区的现代生活需求,又能展现里弄文化的当代寓意的独特景观。这基于在对居民生活的高度关注与尊重。方案通过在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拓展新的空间。里弄街区屋顶以上10~40米的空间,通过可升降的储物装置,被利用来容纳侵占生活空间的生活杂物。这是空间利用的设想,也是为在高层建筑阴影之下的里弄街区争取属于自我的城市天空的独特方式。
第二,引入新的能量。根据屋顶上空的升降装置带来的可能性,将太阳能与风能,注入到这个衰败中的街区。这不仅仅是节能的措施,更象征衰败中居住街区获得的力量而新生。
第三,营造新的生活方式。一系列可变型的活动装置,根据居民的需要和喜好,应用在阳台和庭院的布置中,满足居民晾晒衣物、照明的生活需要,并帮助居民实现种花、养鱼、聚会等生活愿望。这些装置占用很小的平面面积,而在竖向空间进行拓展,使狭小的里弄空间得到集约型利用。
      设计方案并非只为某一块场地量身定做,而是一个可延续的设想,作为思考的方式,能够投入到更多的历史街区的改造实践中去,发挥更为积极的发展作用。这是设计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