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1月6日中午时分,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在明成楼钟庭拉开帷幕,并迎来全院师生的参观交流。
今年的各个项目组同学们分别奔赴北京、江西、贵州、新疆、四川、厦门、广西等12个省市自治区展开实践活动。学院更是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基础,与西南建筑设计院签约合作并建立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西南设计院实习基地”,成为我院第一次正式与设计院通过建立“教学实习基地”的方式向学生和设计院提供一个互相联系、交流的一个长期合作平台。通过学习对西部建筑规划行业的发展动态,激起了大学生服务西部、投身西部的高涨热情。
为了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我院分团委积极拓展思路,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 今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学院鼓励学生从民生问题出发,引发更多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关注江西新农村建设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江西农村回访调查与规划指导手册试用》;也有关注校园的《同济校园建筑照明节能状况调查》;《回访义务参军、西部支教行动》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宣扬了奉献精神;《车流湍湍 路在何方》探讨了上海市行人“过街难”问题。同时,社会实践鼓舞着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成果展当天,每支实践队伍的项目负责人都到场与师生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这既是对已有项目的总结,也为今后更多学生参与这项意义深远的活动提供了点滴启示,师生反响强烈。 据悉,该展览也将在校园内外进行巡展。
项目附录:
1 到西部去了解西部,服务西部
2 走进启东,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续建设(村级服务中心)
3 传承奉献精神,践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回访义务参军、西部支教行动
4 和谐社会之走进民工——关于重庆南岸区及周边地区农民工住房问题的调查
5 和谐奥运,绿色出行
6 改善居住质量的简单方法之宣传活动
7 保存一方净土,走向世界——黔东南村寨旅游开发与建筑保护调查研究
8 八桂侗乡行——思考侗族传统文化与发展
9 守护民俗记忆-激活民族基因——关注蜀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10 两个什刹海——北京旧城中心区居民生活状态调研
11 北京浮生记——透过“北漂”看城市 社会分层
12 鼓浪屿的现代困境调研
13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创业之路跟踪调查
14 让课桌不再漂流——“关爱民工子弟”大学生实践服务团
15 同济校园建筑照明节能状况调查
16 探索里弄改造方式,宣传节约型社会理念——上海愚园路段
17 淮河(蚌埠段)人居空间变迁的研究
18 临港新城的建设——浅析建筑规划与交通物流的关系
19 中小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20 古韵寻新 反哺归根
21 考察新疆少数民族民居建筑
22 车流湍湍 路在何方——上海市行人“过街难”问题调查
23 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村民掌中宝”——江西农村回访调查与规划指导手册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