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次城市可持续发展沙龙简讯及第8次沙龙预告
2007年12月26 号下午,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了第7次城市可持续发展沙龙。这次沙龙有两个主题,一是关于风水文化,二是讨论关于同济大学校园内的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现象。景观系资深教授刘盛璜老师以《跨越新时空,探索新路径,创立新理念,回归大自然》为题介绍了他长期以来从环境心理学到风水研究的路程与心得。翁经方老师谈到了对于“传统”“迷信”“科学”等概念的理解,建议大家不要抱着简单的排斥态度,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风水”。两位老师的发言引发了同学很踊跃的提问,现场气氛非常轻松。
在这个主题之后,大家一起讨论了自己收集的关于同济大学可持续与不可持续现象的照片。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校园是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大学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身边最为便捷的学习对象和我们可以为之做点什么的地方。收集的照片既有校园内的知名项目,如环境学院生态楼改造、大礼堂和文远楼历史建筑保护性改造、学生浴室综合节能改造等,也有很多常被忽视的小细节,如为沪东校区宿舍门口区域的景观与停车改造建议、学校内河流系统的状况、食堂的电视摆放方向等等。当然,现在还只是零散的收集,还很不成系统,但是我们已经达成共识,以后这个活动将成为一项常设的议题,大家随时关注我们的校园,等收集的素材够一定数量,我们就在沙龙上讨论,一直继续下去,使对于生活不停观察的习惯深植于我们的心中。我们的团队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长期困惑于设计与规划的学生参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切入点在哪里。李京生老师看了同学们的照片也提到这个问题,希望更多的关注通过设计手法达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关注那些环保与能源的新设备,因为那些技术设备并不是我们专业的核心内容。
另外,沙龙现在正在组织各个师门的联络人,共同负责组织工作,并每次通知师门的学生沙龙时间地点,希望每个希望参与的师门与我们联系。
下一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沙龙将在下学期4月初举行,其主题将结合2008年3月31日-4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国际绿色建筑大会中的内容。谢谢大家的关注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