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简易自救抗震棚设计建造实验暨200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造节”举行,常务副校长李永盛教授、教务处长胡展飞教授、建筑城规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院党委书记俞李妹等领导与老师出席了开幕式。活动吸引了沪上多家媒体前来采访报道,不少得到消息的校内外人士也带着小孩来参观体验。

本次建造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更好地建立抗震意识、培养在应急状态下的自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体验真实的空间环境,参加此次“建造实验”活动的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女子学院6个专业共23个班级、46个小组,约600名学生。他们在一天内用包装箱纸板和瓦楞纸板搭建了46个简易自救抗震棚,并且于晚上进行了居住体验。这46个简易自救抗震棚设计主题多样,造型各异,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赢得了嘉宾和评委们的啧啧称赞。参与建造的同学表示,本次建造试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让他们对如何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介绍,这是建筑城规学院第二次举办建造节。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参加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典礼时,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发表了著名的“仰望星空”讲话,温总理说:“有一句哲言,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
温总理对同济学子的期望正是同济大学对大学生的培养要求。裴钢校长提出同济学生需具备四个方面的综合特征——“工程基础、科学知识、人文素养、社会栋梁”,“也就是要打好工科的地基,用科学武装头脑,具有创造力,同时要有悲天悯人的社会责任感,胸怀人文、人本意识”。
正是根据这种要求,近年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在教学结构、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建造实验”就是“设计基础”课外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建造实践,学生获得对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过程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同时通过在自己建造的建筑空间中进行的活动体验,初步把握建筑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空间形态以及建筑物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从而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金奖作品

银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