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建筑学院第一周周记
发布时间:2011-10-13
法国斯特拉斯堡高等建筑学院第一周周记(修改稿) 李尚乘 景观2010级研究生 被小飞机里的提示音吵醒,一缕晨光投射在我写满睡意的脸颊上。漂亮的法航空姐,悉心地为我呈上一小杯咖啡,温和地提醒我快要到站了。这时,是当地时间早上10点35分。一天的开始,斯堡的清晨。飞机缓缓降落,有点迷糊的我瞬间被眼前的小城景色吸引:宁静的古城犹如童话中的场景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不禁心中暗喜,嘿,期待已久的斯堡,我来了。  斯堡的城斯堡位于法德交界的阿尔萨斯,是高卢和日耳曼文化的融合处。二战之前还是德国的领土,后又归还给法国。许多半木质结构房屋,都是德式建筑。当地人中浅色头发蓝眼睛的,大多是德国人的后代。斯堡分为中心老城,和周边新城两个部分。老城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中心大岛。新城在河流外围发散出去的地方。整体尺度类似苏州古城,在这里,从城东走到城西做Temps需要15分钟,走路应该在一个小时以内。Size很宜人,游人可以很快地熟悉这座城市。标志性建筑圣母大教堂位于城市中心,也是一个重要景点,周围餐馆、酒吧和小商店。  斯堡的街德国人做的城市规划,街道的分布也都属于方正的风格。令人惊叹地是,该地对于古老街道的保留。城市中心有一条不起眼的十字交叉口,其上明显有不同于别的地方的道路纹路,原来这是罗马时代的城市中心区域,这里的人用现代的方式将古老保留了下来。有轨电车是新型交通工具,灵活地穿梭在古城的街道当中。当电车缓缓地经过圣母大教堂的瞬间,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小法兰西区也别有一番风景,它周围半木质结构房屋和沿岸开满鲜花的水渠像是童话故事的背景。  斯堡的教堂斯特拉斯堡最具特色的哥特式圣母大教堂,是欧洲的建造奇迹之一。它从公元1284年开始兴建,却是是一座永远不会建成的教堂。究其原因是,在教堂完成西侧高塔建造的时候,人们发现整体建筑地面开始下沉,便没有继续建设双塔的东侧部分。所以,在小法兰西隔河向望,那里永远是一处半建成的美丽建筑。教堂内部高耸巍峨,像其他教堂一样,有着主厅和侧房。值得一提的是从教堂内部向外看的彩绘玻璃,为教堂内部起到一定遮光作用的同时,也丰富了其内部色彩,显得那样地五彩斑斓。教堂里星星点点的许愿烛火,代表着每一个人的祈祷和愿望。还可以看到双手合十,瞑目祈祷的虔诚的人们,有时候,禁不住去想,他们在跟上帝交流着什么事呢?当自己也尝试着像他们一样静坐其中的时候,便觉得:有信仰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因为静坐在高耸昏暗的教堂中,伴着点点烛光,在内心与一位博爱而又崇高的圣者谈心,反思自己的错误,感激自己的成功。也许,这也是一种“归零”的思想。正确地看待过去,平静地走向未来,希望自己真心地会做得更好。有益于个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乃至全世界。这是我,在这里,对信仰的又一层理解。  斯堡的秋现在算是斯堡的初秋吧,秋意不浓。早晨天气有些凉,中午太阳很好。有些像橡树的叶子已经开始变黄。地上有许多行道树上面掉下来的板栗,同学细致地告诉我,那有毒是不能吃的。天空晴朗,云淡风轻,野生的鸳鸯在小河中自在地游着,有时还能看见白鹅。  斯堡的学院我是同济大学与斯特拉斯堡高等建筑学院,签署交流协议到校学习的第一人,也是亚洲第一人。这里将是我半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该校位于市中心以西400米远的火车站附近,是一排沿街的低调现代建筑中的一幢。穿过黑色厚重的铁皮大门,进入到学院的主厅,一层多为展示、会议、打印室、传达室等公用地点,二层三层为专业教室,四层有一个图书馆,像同济院图的大小,再向上走是教务处、对外关系中心等一些行政办公室的地方。该学院分为5个年级,Bachelor有3个级别,Master有两个级别。B主要学习建筑课程,M会有更多,与规划相关的课。在Master2,这一学年中,系列课程分为4个研究方向,分别为:AVTT(建筑,城市,领土与当代),AP(建筑与历史保护),AAT(建筑,艺术与技术),AC(建筑与复杂性)。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在Master2上学期,进行一切项目设计和相关理论课程学习,下学期的时候,进行自己的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  斯堡的人今早听了一首歌,我想用其中一句歌词来形容再贴切不过,那就是“遇见你,是一种缘分。” 只身一人来到法国,之前只接受过短暂的法语培训,而法国又是一个不常说英语的国家。因此,能找到一个可以顺畅地用语言交流的人真是有些困难,况且刚到国外又有繁杂的手续要办,不夸张地说,在这里,我碰到的每一个能帮助我的人,都像是在沙漠中遇到的绿洲。真的要感谢这一片片绿洲,助我成功找到走出沙漠的捷径。外出办事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际遇。从外办老师把我推上Temps的第一天开始,我便新奇而有点胆怯地开展了自己在斯堡小城的旅程。全是法文的社会,要成功找到商场,超市,邮局,打印店,中国大使馆,警察局,OFII等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得到很多当地法国朋友帮助的同时,我还在大街上找路的时候碰上了许多中国同胞,比如说斯堡大学的学生,外贸公司的中国店员,在外漂泊26年的法国包箱店的中国老板,斯堡建筑学院的同学,驻斯堡孔子学院的院长等。异国相识是一种缘分,因为斯堡尺度较小又没有那么多人,所以,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再次相遇是一件几率很大的事情。 “缘分”让我们相遇,不得不感叹世间的神奇。还有明年要交流到中国的小lionel,英语很棒,还是个认真负责又热心的法国“四有”好青年。他带我周游斯堡小城,给我讲解每栋建筑的历史。他说,这里每座古老的建筑都有自己的故事。还说了一句特别能够拉近人心灵的话,“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小城的原因:它总是这么宁静,包括这里的人和所有的一切。”短短的相识,令我相信,这个学术派的小男生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一个谦逊和蔼的学者。 这就是,我在斯堡的第一周。我的世界仅存在于这座城市,却每天发生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神奇。 2011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