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绿色宜居的城市与建筑作为新世纪国际范围内的研究与建设热点被频频提及,目前在欧美部分国家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国内还处于理论研究与初步实践阶段。7月下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骏地旅行奖学金”获奖的十名同学,在学院建筑系贺永老师与研工办扈龑喆老师的带领下,赴美国东部进行两个星期的实地考察,寻找绿色宜居的城市与建筑。本次赴美实践诣在通过徒步行走的方式了解美国城市在绿色宜居方面的建设发展现状,寻访现代建筑与城市规划大师的作品。同学们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学习思考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问题,为建设国内绿色宜居的城市与建筑献计献策。
团队通过对于芝加哥、波士顿、纽约三个城市的行走与街头寻访调研,从城市形态、建筑风格、公共交通体系、城市产业布局、滨水空间设计、生态景观规划、人口密度调研等多个层面形成与绿色宜居城市有关的研究专题,收集一手资料并撰写学术论文。并通过城市徒步、追寻大师作品、名校交流等多种方式对美国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参观大都会博物馆】
芝加哥是此次美国之行的第一站。作为典型的美国大都会,芝加哥的宏观而又注重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颇多值得中国城市借鉴之处,同学们通过对城市中心区以及城市郊区的考察,亲身体验了许多美国式的文化与生活。随后考察的波士顿作为新英格兰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则更具欧洲城市的血统,宜人的尺度、亲切的街道以各种绿色出行的方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纽约作为最后一站,其多样的建筑风格与多元的社会文化为其不断注入活。大家在考察的同时不忘结合国内的情况,进行两者间的比较与分析,试图寻找出不同于美国城市的发展方式而更适合个东亚地区人口高密度背景下绿色宜居的城市发展策略。
【考察城市绿化体系规划】
【边徒步边速写,记录城市空间】
在白天的徒步考察结束之后,同学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术讨论,思考当天的所见所闻。两位带队老师从自身的专业积累出发指导大家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思考。贺永老师希望大家能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辨,在吸取美国城市建设与建筑设计前沿的优点并要求大家在观察过程中以设计师的眼睛看现象,多动手绘制速写等记录材料,加强对于场所感的体验。扈龑喆老师通过《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城市意象》、《 无边的城市》等专业著作文献的回顾,解析在考察中观察到的城市现象,激发讨论的热情,并通过一对一的互动有助于同学们形成自身的观点。此次旅行奖学金的赞助方上海骏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胡劲松总经理带领同学们共同徒步考察了波士顿市区。在徒步过程中,他为同学们悉心讲解关于城市、建筑、绿色环保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及工作生涯提出了殷切希望。
【晚间,利用旅馆大堂的沙龙讨论】
为期14天的美国之行中,同学们共同游览了东海岸的三个各具特色的城市、拜访了众多大师作品,同时考察了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罗德岛设计学院等美国多所名校,并在与相关专业美国学生的交流中收获颇丰。在结束了美国之行后,同学们将针对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城市滨水空间、城市更新、高校规划等多个有关绿色宜居城市的研究专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将此次所见所感与现有的知识相结合,带回国内与更多的同济学子进行分享,使此次美国之行的获益更好的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中。之后还将会带来本次骏地旅行奖学金的成果展示与专题讨论学术沙龙,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