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正能量 共筑美丽中国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3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3-08-21
 

20137月上旬伊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的本科生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内容包容度更为宽泛: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关爱老年人者、以自己的专业视角激活城市角落地带、参与志愿者活动为市民生活增色等等。同济学子的步伐遍及上海、浙江、江苏、云南、山西等多个省份和直辖市。他们都怀揣着一份赤子之心,深入社会,关注民生,以各自的力量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共筑美丽的中国梦!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志愿者公益服务。“723日下午一点,在城规馆的志愿者部门主管负责人郏老师的带领下,城规馆一批优秀的工作人员们为暑期即将服务的9名同济学子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培训。”城规学子能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进行志愿者服务,不仅引导游客、服务他人,还同时能够获取专业知识,扩展自己对于整个上海市基本规划状况的知识,可谓双赢。此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有多支队伍参与回母校宣讲活动,加强高等院校与高中之间的联系,对母校的感恩回馈,也是给学弟学妹在学海中的奋斗带去正能量!

其二,专业调研类。为响应“美丽中国”的号召,如何使我们的城市真正美丽起来,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学生一直关心的命题。调研公租房的团队称“希望使用者的需求与公租房的设计能更好结合,从而保障公租房居民的居住尊严。”他们亲自体验大众的生活环境,调查百姓的切实需求,并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安置在大城市中的人们拥有更舒适的生存环境。苏州河团队在炎炎夏日走访苏州河沿岸,为的是“要找到苏州河的文化定位,重新激活这片被城市遗忘的角落”。而当我们将视角从偌大的城市投放到更小视角——门,我们依旧看到同济城规学子对社会的关爱,“我们团队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提出了一套适合老年人使用的门的设计规范,希望从根本上解决使用的问题。

其三,文化寻访类。从城市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传承等等角度着手,同济学子在暑假寻访山西古建、陕西省高陵县农业发展现状、江南古镇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等切入点,观察社会的不同面貌,并予以呈现。

总而言之,在经由可行性、公益性、创新性和适用性的评定之后,2013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科生的21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根据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去理解社会、关爱社会、改善社会,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关注民生。在给予社会帮助的同时,增进自身专业学识、亦是收获了难能可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