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人机未来”展开幕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5年1月17日下午,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人机未来”展在位于红坊的民生现代美术馆盛大开幕,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刘佳、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袁烽、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城市馆策展人朱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邵韦平、本次展览的众多参展艺术家,以及关注建筑、当代艺术领域的大批学者和媒体。

       此次展览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的袁烽副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为公众呈现了来自国内外18组给予机器人平台的数字建造作品及视频。展览旨在通过艺术、建筑与技术的呈现来为当代人展现打开心结的方式——纵使机械与技术开创出炫目的视觉效果,唯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拥有未来,这就是 “人机未来”的诉求。

       展览通过展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基于机器人平台的数字建造作品,与参与者一起探索人类与机器协同创新的智慧未来。其中,AchimMenges的《2013-14 ICD/ITKE研究展馆》、Roland Snooks的《复合翼&黄铜群》、袁烽的《拓扑表皮》、徐卫国的《拓扑准晶体系列》、高岩与郭馨的《智浪》、胡骉的《鹰》、宋刚与蔡嘉彬的《彩线森林》、张周捷的《OBJECT #SQN3-A》等作品,利用了新材料和新的建造方式来构建未来世界的空间形态。正如同建筑总是为未来之人而造,总是以探索崭新的空间形态为己任;人工智能技术也大致相当,它的出现旨在改变未来之人,以技术拓展出人的崭新面貌。左颂玟的《我们的第三只手》、戴森的《机器人手势转译》、南加州建筑学院机器人实验室的《幻影几何》、《机器眼》、《热网》,Bot&Dolly的《3D投影魔盒》,Rob|Arch协会的《Rob|Arch 2014大会全球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作品,为当代人窥探未来人提供了一条可观的视觉途径。

       在开幕式上,学术主持袁烽为大家做了现场导览,详细地为观众从学术层面讲解了各个参展作品,在开幕式现场还“特邀”了Kuka机器人为现场嘉宾调制鸡尾酒,以此独特的方式为这场科技与艺术的跨界盛事助兴。


展览时间:2015年1月17日-2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淮海西路570号F座)

策展人:朱晔

学术主持:袁烽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联合主办: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协办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术主持袁烽现场导览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与嘉宾一起举杯宣布展览开幕

机器人现场调酒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