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5年5月28日,董鉴泓教授九十华诞暨《董鉴泓文集》首发式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钟庭报告厅隆重举行。
整场活动隆重感人,简洁高效。作为主持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也是董先生学生张尚武在简短的开场白中,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值“中国建筑名家文库”之一的《董鉴泓文集》出版之际,迎来董先生的90华诞,同时,至今董先生进入同济学习、工作、生活整整70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董先生曾出版《同济生活60年》,今天活动的主题是“同济生活70年”,系统地回顾总结董先生这与国家发展和学科发展命脉紧密相连的人生经历。
董鉴泓教授满怀革命深情、幽默概要又真诚率直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年少离家,考取当时还在李庄的同济大学,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文革”动乱和改革开放,与同济大学,尤其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风雨同舟的历程。董先生的回忆自谦而幽默,以“同济生活70年,虚度光阴90载”开头,回顾自己从一个满怀爱国热情的进步青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党员;从一个立志当一名土木工程师的学生,到有研究专长受到学生尊敬和爱戴的老师和学者。在动荡的时代政治背景下,坚持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的研究,关注国内外学科发展态势,不断思考自己以及学院的学科发展架构,在冯纪忠、金经昌等老先生创建规划学科过程中发挥协助作用,对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方向、推进服务社会的教学实践和培训工作、国家级教材编写和学术期刊创办等方向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董先生总结自己“有贡献,但不大”,在本次活动中见到这么多同学和老朋友,是最高兴的。
现场嘉宾云集,气氛热烈,董先生的学生们回忆起那些感人的师生情,以及从董先生这里受到的人生启迪。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深情回忆起董先生对自己求学和工作的指导和影响,认为自己的今天与董先生密切相关;同时总结了董先生在把握国际和时代动脉、坚持服务社会的教学与实践良性互动、扩展学科架构强壮自身学科体系三方面的核心贡献,认为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科的今天也同样与董先生密切相关。
同济离退休党委书记徐伟华教授到会祝贺,并为董鉴泓教授颁发“上海市教委系统老干部先进个人”证书,这是同济大学的唯一一位获得此荣誉的退休老干部,也是同济大学的荣誉。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李振宇院长,阮仪三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晓江院长,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周俭院长,《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陈运帷副主编,上海市黄浦区汤志平区长,城市规划系杨贵庆主任,陶松龄教授,陈秉钊教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郑德高院长,董先生的学生东南大学李百浩教授,以及卢诗华、苑剑英,同济大学夏南凯教授,董先生老同学原上海市规划局局长张绍梁先生等先后发言,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他们心目中的董先生,为人品格“真、直”,提携后生晚辈,高瞻远瞩。通过那些生动的往事,表达了由衷的敬意和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现场气氛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同事情。
还有很多因故不能到场的学生从世界各地纷纷发来祝福,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张庭伟教授专门订了一束鲜花敬献给董先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学术委员会等五个分委会、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等专门敬献了花篮表示祝贺。
阮仪三教授亲笔书写了颂词:“同济规划创业艰,城建历史着先鞭;汇刊学刊熬白头,桃李芳菲育良贤;老骥伏枥抒壮志,光明磊落品德高;欣逢盛世春常在,恭祝恩师享百年。”
《城市规划学刊》副主编沈清基教授写了一副长联:“九十载峥嵘韶光,术业起亮柏,文章耀北极,今日祝笺喜翩飞,天下桃李合献九如寿;七十年同济岁月,慧眼识大局,高屋瀽金瓴,明朝贺语再巡宴,神州同侪共迎百年春。”
最后,董先生和与会者共同欣赏了通过精心制作的老照片回顾演示文件,从青葱少年到耄耋长者,时光在此浓缩,深情在此凝聚,整场活动在欢乐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