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5年6月1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D楼二楼公共空间中,结合建筑系“8+1+1”联合毕业设计的教学活动,组织了一次针对学生工作数字模型的虚拟评图活动。
来自美国Worldviz的工程师快速搭建了头戴式虚拟漫游系统,并在现场将9名学生提供的Sketchup工作模型自动转换为可以漫游浏览的特定格式。学生通过头戴式设备在自己的设计中漫游,而教师则通过一旁同步显示的投影内容与学生,就其看到的空间场景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自己设计的空间流线存在着各种不合理;能够快速发现复杂空间交接处的各种潜在结构与构造问题;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走道的宽度、空间单元的压抑程度、开放空间的围合程度等尺度问题,大大改善了学生对教师语言评价的理解。
除了本次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李翔宁、张建龙、孙澄宇外,朱玮与刘悦来等年轻教师也到场观摩,并就该平台在城市规划专业与景观学专业的教学应用可能性展开了讨论。
由于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易用,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将在今后的建设中,加强对专业课程设计的各种技术支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对空间对象的各种语言描述。
教学场景
设计体验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