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由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同济大学、海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江苏省海永镇(乡)美丽乡村创建规划竞赛,于2015年11月12日在美丽的崇明岛海永镇完成专家评审,并于2013年11月13日在同济大学举办的美丽乡村创建论坛开幕式上,公布了竞赛结果并颁发了奖状和奖金。正式启动于2015年暑期的海永镇美丽乡村创建规划竞赛,至此顺利落下帷幕。海永镇的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也走上了新的阶段,吸引了更多来自长三角、台湾和国内其他地区高校和组织的热心关注。
海永镇美丽乡村创建规划竞赛,是在美丽乡村已经成为美丽中国重要基础的时代背景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的一次探索性工作。该项竞赛的举办,旨在积极探索适应地方需求的美丽乡村创建新思路和新模式,同时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乡村规划高级人才提供实践条件,吸引更多高校和社会团体关注美丽乡村创建规划。
该项赛事的举办,邀请了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建筑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和同济大学,以及来自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共八所高校。各高校由教师带队,以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体组建了11支队伍,在江苏省海永镇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暑期实践开展现场调研并分别编制和提交规划方案。
在强调规划竞赛的共同研究性和探讨性的基础上,为确保评审的公平性,由参赛高校各推荐一位教师代表,包括南京大学黄春晓副教授、东南大学陶岸君副教授、安徽建筑大学叶小群教授、上海大学林磊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陈玉娟教授、苏州大学雷诚副教授、同济大学张尚武教授,并由组委会另行邀请了三位非参赛高校的资深专家,包括浙江大学王竹教授、上海浦东新区规划协会会长朱若霖教授、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陈卫杰副院长,以及海永镇党委徐秋华书记,共同组成评审专家组。经过一天的参观和认真审议,评审组经投票选出一等奖和创意奖各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以及优胜奖五名。
同济大学提交的“载水忆乡”方案获得一等奖,同济大学提交的“以花为媒,邂逅海永”方案、浙江工业大学提交的“邻芳而栖,击壤而歌”方案分别获得二等奖,同济大学提交的“田野之养,养身•养心•养胃”方案、东南大学提交的“陌上花开”方案、上海大学提交的“乡情艺韵,悠然上河”方案分别获得三等奖。此外,同济大学提交的“以花为媒,邂逅海永”方案还获得唯一的创意奖。
所有的参赛单位提交的最终成果还将集结成册并出版发行,为美丽乡村创建实践和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
图:评审组专家踏勘现场并听取海永镇基本情况介绍
图:评审组专家评选和交流
图: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钟庭报告厅竞赛方案展览现场
图:嘉宾在同济大学展览现场热情交流
图:颁奖典礼现场
(新闻撰写:邹海燕、栾峰;新闻图片:陆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