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各位前辈,李先生,罗先生,各位同事,各位同学:
大家好!前面伍江老师将罗先生的学术思想概括了四点,已经很全面了,那我就说点具体的例子给大家听。我比伍江老师还早一年进入,他79级,我78级。我是李(德华)先生的学生,当时我去李先生家里时,经常碰到罗先生,她是我们很多方面的榜样,我是特别有感受的。
会议安排我说五分钟,那我简短地讲几件事。罗先生生过很重的病,她今天恢复得那么好,为什么?当时她住在第一人民医院,我去看她,拉着她的手对她说,你一定要恢复,只有你恢复,李先生才会身体健康。然后李先生罗先生的女儿说:“哎呀你看,她身体那么弱,都一个星期不怎么和我们说话了,你一说,她那么兴奋,你真是讲到她心里去了。”我认为,这就是爱的力量,只有爱能让这一对老人幸福地一直走到今天走到这里。所以我主要想讲这一点。这是先生除了刚才讲的学术思想以外很重要的一方面。
第一,她爱学生。只有这样爱学生,才会有我们这样一本杂志(指《时代建筑》),只有这样爱学生,才能培养出像郑时龄先生、伍江先生、常青先生等一批出色的学者。罗先生对学生非常地爱。我也曾经得到罗先生偏爱。因为是李先生的学生,我常常去他们家和李先生讨论问题。有时谈得久了,罗先生会把午饭帮我们准备好,让我们先吃起来。我吃了很多罗先生做的饭,得到的偏爱特别多,我的感受也特别深。爱学生是我们应该继承下来的。前几天,院长(李振宇院长)在这里主持我们组织校友会,我告诉大家,2007年百年校庆时,全校回来的学生大概一万零几十个人,我们这个学院回来的就有五千一百多,5134人,占了整个同济的半壁江山。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这些学生是老师们一个个手把手用心教出来的。我们这一代人也对老师特别好,同样因为老师是用心把我们教大的,我们也用心对待我们的老师和长辈。我们的这种心情在罗先生李先生身上非常强烈。
第二个则是她爱这个学校这个学院。对于我们学院我一直想用一个词——八源联军。有八个源头,不是八国,是八源,不同来源的学者联合在一起。由此这个连结很重要。是罗先生的爱,将八个源连结在了一起。没有罗先生的连,这个学院不可能成为八源联军。她和冯纪忠先生,谭垣先生,金经昌先生,包括陈从周先生等长期共事,将这些不同的学术源头捏在了一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她历史性的贡献。多元的来源是学院很重要的思想,也是创新的内核。大家一直在强调创新,思考什么是中国的今天,什么是中国的明天,为了明天今天应该做什么,她在这方面作了表率。为了整个学院,她把各方面的思想都捏在一起了。这个“联”以往我们还没有好好地思考过。没有罗先生,这帮先生是很难连起来的,她是用了爱心把大家都连了起来,这点非常重要。
第三个方面,说实话,整个同济大学,主要都是男性的世界,大家一进来就深有体会。要么踢足球,要么造房子,除了睡觉就是干活。整个学校做学术的那么多学者大都是男教师。而只有那么一抹真正的色彩,给女学生女学者做出榜样,让人看到女学者也可以那么光彩的,正是罗先生。我现在还经常和女学生们说,你们看看罗先生,是怎么做学问的,是怎么对待同事的,是怎么对待整个国家和学校的。这是榜样的力量。我觉得她的这种爱的力量,爱学生,爱学院,爱学校,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明天,给了我们每个人无限的动力。这就是我想说的,谢谢!
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
吴志强
2015年11月19日
(文稿根据现场致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