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常青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2015-12-07

         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常青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今年增选的11名院士之一。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中科院今年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2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常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8月至1982年6月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就读并获学士学位;1984年9月至198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今中国科学院大学)自然科学史学科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87年10月至1991年5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学习,获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学位。1991年4月起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教,历任博士后、副教授、教授、建筑系副系主任、系主任及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常青教授还曾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1998年9月-12月)、美国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1999年2月-5月)、瑞士苏黎世高工建筑学院访问教授暨国际评估委员;应邀在美国建筑师学会年会、麻省理工学院、夏威夷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澳洲悉尼大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作专题演讲及展出成果,获高度评价,被美国建筑师学会评选为荣誉会士(Hon. FAIA)。

图1  1995年与同济和东大师长在同济校园合影,右起路秉杰教授、郑时龄院士、郭湖生教授(常青在东大时的博士生导师),卢济威教授、常青教授

        常青教授长期主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工作(2003-2014年任系主任)。多年来从事建筑学新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发展了”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领衔创办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主持完成四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和十余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重要工程设计。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两度),上海市曙光学者奖,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两度)、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瑞士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亚太地区唯一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等奖项。出版专著四部、编著四部、参著五部,译著三部、发表论文70余篇,已培养博士毕业生30名,硕士毕业生59名。

图2  常青教授在指导学生

图3  常青教授在悉尼大学讲学

        常青教授的学术贡献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学科领域:针对我国历史环境在城镇化高潮期的艰危局面,率先提出了在维持旧貌和毁旧建新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保持城乡地方历史特征和多样性活力的“适应性再生”途径,拓展了“历史环境再生”的新兴学科领域。

        将建筑学与工科的土木、材料等学科,和文科的历史、文博等学科交叉整合,领衔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促使保护与再生本-硕-博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学科领域体系化,并走在了全国前列。在逾15载学科建设的持续探索中,主持完成四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促建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技术实验中心(2008,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成部分),主编了第一套“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2011),领衔完成了跨院、校专业团队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关键技术”,主持编制了我国建筑业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导则》(讨论稿),并已在地方城市中被借鉴应用。

        二、建构专业理论:从《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2003年编著)、《历史环境的再生之道》(2009年撰著),到《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学》(2014年主编),建构了符合国际学术标准及中国文化语境的历史环境再生基本理论。

图4  常青教授撰著、编著和主编的建筑遗产保护方面代表性著作

图5  常青教授一行在江西考察风土建筑

        在应用理论方面,第一,系统阐释了中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明阶梯差异,提出了借鉴相关国际经验,适合国情、地情的保护与再生系统理论,涵盖了保存、修缮、复建、再生、更新等主要方面。第二,提出了“标本式保存”和“活化式再生”的两种应用模式,其中包括“修复与完形”、“废墟与再现”、“利废与活化”、“变异与同构”、“古韵与新风”、“地志与聚落”、“仪式与节场”等保护与再生的方法论。第三,提出了城镇化中留住城乡历史环境风土根基的分类方法,即通过把握地域风土建筑的地理分布和环境因应特征,按谱系保护和发展地域风土传统,以助推城镇化中的建筑本土化。

        在基础理论方面,第一,系统梳理了国际建成遗产保护的历程,比较了中外背景和保护对象的时空差异,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架构。第二,扩展了以建筑学和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相交叉的研究视野,案例研究引入田野调查、文献搜证、测绘实录和口述史等综合方法,首次提出了建筑学-人类学相对应的五对概念范畴:“变易性-恒常性”、“空间形态-组织形态”、“功能需求-习俗需求”、“物质环境-文化场景”和“视觉感受-触觉感受”等历史环境认知的方法论。

        三、引领工程实践:成功主持和主创了从上海外滩地段到西藏日喀则宗山等全国多处保护与再生重大工程设计,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典型实践案例,涵盖了保存、修缮、复建、再生、更新等各个方面,引领了国内历史环境再生的工程实践探索,获国内外重要奖项。

        在国内城乡风土建筑保护与再生工程实践中,率先提出“延续地志、保持地脉、保留地标”的再生路线及实施策略,即连带地脉特征,整体保存风土聚落的空间形态,并通过再生策划和设计,适应生活形态的变化。如在杭州钱塘江南岸来氏聚落再生的规划设计中,摒弃抹去风土肌理的规划方式,促成了对地段控制性详规的大幅修正,使该聚落及其历史地貌得到保留和恢复,成为杭州十大历史街区之一,获瑞士首届赫尔希姆可持续建筑国际大奖赛亚太区唯一金奖。又如台州海门老街(北新椒街)保护实施工程设计,尝试了在整体街廓保存修缮的同时,进行植入式基础设施改造,使这一案例成为旧城改造中抢救和活化历史环境的经典样本,获UNESCO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再如在日喀则宗山建筑复原工程中,创造了废墟无荷复原及吸纳宗山藏艺的新旧技艺合成范例,恢复的城市历史天际线也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和亚洲建协金奖等奖项。在近年来的宁波月湖西区毁后复建和海口骑楼老街修复工程中,发展了多年来提出的“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理念,实质提升了历史环境存续与再生水平。

图6  常青教授主持的上海最大单项援藏工程-日喀则桑珠孜宗堡修复及宗山博物馆设计

下左:历史上的日喀则宗山宫堡-桑珠孜宗堡;下右:“文革”被毁后的废墟;上:复原后的雄姿,保留了废墟,恢复了历史天际线,内部设计了后藏第一座历史博物馆

图7  常青教授(中)拜访扎什伦布寺大喇嘛(左)

图8  常青教授主持的外滩轮船招商总局大楼修复工程设计,修复前(右)后(中)对比及竣工后全景图(左)

图9  常青教授对古韵新风建筑的探索:新疆库车龟兹文化中心实施方案设计(已竣工)

        在上海近代都市历史环境及其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方面,率团队进行了长达14年的系统研究。其一,通过对上海城市精神与建筑文化及其都市历史语境今昔关系的分析,揭示了上海建筑的“历史身份”和“理性基因”。对旧区改造中上海历史空间保护与更新的诸模式-“手术式”、“介入式”和“维护式”等作了归纳研究。其二,主持了外滩保护与再生的经典工程-“外滩源”项目前期研究与概念设计,发掘了该地段的历史价值,首倡了恢复外滩源步行系统,跨苏州河机动车交通移往地下的构想。在国内外参与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构想在八载后付诸实现。其三,在轮船招商总局大楼的百年大修工程中,首次运用了缺损历史空间复原和利用方法,尝试了恢复外观与空间再生之间的矛盾与解决途径,先后获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其四,在南京路外滩段的研究中,首次对外滩最早马路的街廓建筑作了深度研究,并提出了南京路外滩段及外滩三期历史空间界面流变的新观点及保护与活化的对策。其五,主持完成了外滩沙逊大厦建成80年来的首次现状实录研究。

        四、创新传统研究:从当代建筑史观和方法论出发,重新检视了传统建筑的认知基础,新证了中国建筑演变中涉及传统本质的关键命题。在前辈学者开辟的中国建筑史学科研究领域,增添了以丝绸之路为背景的中外建筑比较研究学术特色,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图10  常青教授到同济后第一次出国考察的对象是丝路南线的印度,该照片为常青教授与印度阿格拉一座礼拜寺学堂中的师生在一起(1993年)

图11  常青教授建筑演化研究部分代表作

        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载体-历史建筑走向衰亡的现实,从国际范围反思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及传统在当代建筑中的价值及呈现方式。提出了风土建筑谱系的划分方法,再探了中国古典建筑与礼乐制度相关的模数构成及其本质等。实地考察丝路建筑遗迹,研读欧美和前苏联有关印度和中亚同时期建筑考古资料的基础上,缜密论证了涉及中外建筑关系的重大建筑史实,如考释了中外砖石拱券建筑演变的相互关联性。再如,厘清了中国伊斯兰建筑两大分支,突厥语族和回族伊斯兰建筑与外域伊斯兰建筑的渊源关系及中国化脉络。这些成果在世纪之交先后被权威的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元明卷》和《中国建筑艺术史》辑录。所撰著的《中华文化通志•科技典•建筑志》中,以“纪事本末体”的结构,作为百卷学术工程之一,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建馆250周年作为中国国家学术赠礼收藏。

图12  常青教授(中)与研究室历届毕业的部分硕士和博士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