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紫檀魅力 传承匠心文化——传统家具学术对话在我院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5-12-14

 

125日下午,传统家具学术对话——“一把明式木椅的前世今生”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庭报告厅顺利举行。此次学术研讨由传统家具课程负责人左琰教授主持,邀请到了“紫檀巨匠”南通永琦紫檀家具艺术珍品馆创始人顾永琦及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柯惕思三位重量级嘉宾一起畅谈和述说传统家具的传奇故事及其当代意义,更就技术创新、匠人精神、文化传承等问题与台下观众互动探讨,为广大的同济学子带来了一次中国传统家具的“饕餮盛宴”。

学术活动在一部几秒钟却制作精良的明式木椅短片中开启,三位嘉宾和主持人端坐于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的明式圈椅上,从近距离抚摸和把玩光泽细腻的扶手杆件、从容品味紫檀家具所散发的高雅魅力中展开了一系列关于传统家具的话题。南通永琦紫檀家具珍品馆2011年作为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传统家具教学创新基地后每年都会接待参观学习的同济师生,而顾先生的午后座谈会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保留节目,其远大的抱负、坚定的信念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敬佩赞叹。此次学术对话将南通座谈搬到了学院,旨在让更多学生能领略和感受传统家具的风采。出生于木工世家、精通各种机械制造技术的顾先生在五十岁时进入传统家具制造业,创立自己的家具品牌。他花了5年时间研究木材含水率问题,用蜡置换出紫檀木材中的水分,确保了木材不变形、不开裂,攻克了数百年来硬木人工干燥处理的技术难题。十多年来,顾先生不断探索,将人体工效学、建筑预应力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后整理技术等结合进传统家具制作中,通过材性优化和工艺改进为打造全新优质的传统家具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同时在家具制作中倾注了手艺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为当代传统家具制造业树立了不可多得的新匠人形象。

 

教授从多年来建筑师的从业经历和教学实践阐述了家具制造和建筑营造之间的关系,并且作为一个游走于建筑、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跨界设计师也谈及了如何用艺术或建构手段去思考和再现去形式化的古典意义和匠人精神。从事中国古典家具的收藏和研究20多年的美国人柯惕思先生是三人中最为温文尔雅的一个,其深厚的学养、低调的为人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其在举止和思想上更秉承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质。他将多年积累的家具收藏经验和对传统家具的审美趣味与大家娓娓道来,提高了大家对传统家具的鉴赏力。学术对话持续了三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台上台下互动讨论频繁,嘉宾精彩风趣的解答引发了台下阵阵掌声。

 

 

本次学术对话的顺利举办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现场使用的家具由顾先生提供,灯光照明则由上海电视台提供支持,湖北电视台《君紫檀》纪录片摄制组策划并拍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