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2013级“小菜场上的家”建筑设计课程成果展顺利开幕
发布时间:2015-12-3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复合型创新人才实验班”2013级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小菜场上的家”成果于2015年12月27日-2016年 1月22日在学院C楼展厅进行展览。实验班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本科跨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而设置的班级及课程。该班2013级由来自建筑、规划、景观、室内、历建五个专业的21位本科生组成。他们从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到四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在实验班中完成两个学年的学习。结束后回到各自专业完成剩余课程。在实验班的学习期间,他们要共同学习与各专业的相关课程。

         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院各专业的田宝江、钮心毅、周向频、董楠楠、王方戟、章明、王凯、王红军八位教师为实验班的基本教学团队;来自不同设计机构的八位实践建筑师柳亦春(大舍建筑)、张斌(致正建筑)、庄慎(阿科米星)、祝晓峰(山水秀)、王彦(绿环建筑)、甘昊(木土工作室)、孔锐(亘建筑)、范蓓蕾(亘建筑)组成了实验班的客座教学团队。

        本次展览是学院2013级实验班三年级第一学期的建筑设计课程成果。该成果课题为“小菜场上的家——田林新村社区菜场及住宅综合体设计”,设计周期15周,面积4000平方米,任课教师为:张斌、庄慎、王方戟。助教:薛楚金、黄艺杰、王子潇、王卓浩、林哲涵、游航、林靖、孙桢。课程基地选择在田林新村内原有菜场的场地上,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工人新村的调研,以菜场及住宅为契机,思考以建筑设计的手法寻找契合当代城市空间和功能发展的新模式。展览中对学生在暑期进行的“中国居住发展进程及菜场状况调研”及课程前两周半完成的调研作业“都市稠密地区城市微更新设计”的成果也进行了展示。

        本次参展的学生为:王劲扬(风景园林)、陈俐(风景园林)、熊晏婷(风景园林)、陈路平(风景园林)、贾姗姗(城乡规划)、张万霖(城乡规划)、申程(城乡规划)、花炜(历史建筑保护)、田园(历史建筑保护)、冯田(历史建筑保护)、陆奕宁(建筑学,室内设计方向)、王旭东(建筑学)、朱玉(建筑学)、高雨辰(建筑学)、黄舒弈(建筑学)何侃轩(建筑学)、王兆一(建筑学)、周雨茜(建筑学)、张晓雅(建筑学)、罗辛宁(建筑学)、鲁昊霏(建筑学)。

        2015年12月27日全天,陈屹峰(大舍建筑)、章明(同济大学、原作建筑)、李立(同济大学、若本建筑)、孔锐(亘建筑)、范蓓蕾(亘建筑)几位老师及任课老师一同在展览现场对设计作业进行了期末终期评图。

评图现场-1

评图现场-2

展览现场-1

展览现场-2

展览现场-3

评图后老师和学生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