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月12日上午,建筑历史学家和理论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前建筑系主任,斯坦福·安德森教授(Stanford Anderson)追思会在学院B218会议室举行,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学院副院长黄一如、李翔宁、规划系主任杨贵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钱锋、《时代建筑》杂志社张晓春、建筑系王桢栋、王一、袁烽、周鸣浩、规划系侯丽、上海交通大学王林等十余位老师参与追思会,各位老师深情地回忆了与安德森教授的交往和友情,回忆了安德森教授为学院学术发展所作出的重要支持与贡献。
李翔宁老师主持了追思会,他首先介绍了斯坦福·安德森教授的生平以及与学院之间的渊源。斯坦福·安德森教授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历史与建筑学教授,并在1991到2004年间担任建筑系主任。他是MIT“历史、理论与批评”以及“艺术与城市形态”两个博士项目的主任,任期从1974年项目创建之初一直持续到1991年,以及1995-1996年。1984年,同济大学罗小未先生应阿卡·汗建筑奖基金会邀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交流访问,当时,斯坦福·安德森是罗先生的联系导师。在两位学者的交往中,罗先生的睿智与优雅,以及她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洞见,使安德森印象深刻。从那以后,他开始了与同济持续几十年的密切交往。他会主动地为他们提供各方面的学术信息,并通过积极地联系与介绍,帮助同济与美国建筑界展开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伍江老师动情地说,安德森教授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对中国建筑界有实质性支持的美国学者,多年来,同济多次派出教师、学生赴MIT交流学习,而每一个在MIT建筑与规划学院学习过的同济人,几乎都得到了斯坦福·安德森热情的教导与帮助,作为MIT历史理论方向的开山者,对我们学校的学术有直接的影响和贡献。
常青老师紧接发言,说到动情时数度哽咽,他非常感动于教授作为西方人,能够不带任何傲慢、偏见地看东方。李振宇老师说安德森教授对于同济的老中青三代都是持之以恒、一如既往的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学习安德森教授的精神,不单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能帮助别人,分享别人的快乐与成就。追思会上,其他几位老师也一一追忆了自己与安德森教授的交往点滴,为教授对于自己教诲及对学院帮助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斯坦福·安德森教授本人生前多次访问同济,为我们带来了优秀的建筑历史与理论讨论,并且主持了两次同济-MIT的联合设计。2013年,同济大学正式授予斯坦福·安德森顾问教授称号。2015年,斯坦福·安德森教授把个人的1000多本学术藏书捐献给了同济建筑城规学院的图书馆。斯坦福·安德森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在与同济的交往合作中,始终以一种平等相待、无私奉献的态度,真正地帮助、关心同济建筑、规划学科的发展。他对同济建筑城规学院的学术发展、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杰出学者的风范与人格魅力。追思会上,老师们集体默哀并向斯坦福·安德森教授鞠躬,以表达大家对教授敬意与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