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德华先生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并留校任教,自1952年起转入同济大学工作,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系主任,并于1986年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首任院长,现为学院名誉院长。
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教育,是当代中国杰出的城市规划建筑教育家,为新中国城市规划、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而杰出的贡献,为中国城市规划发展图景奠定了基础。他主持和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并获得广泛赞誉。
《李德华文集》汇集了李先生七十余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实践等领域的学术成果,分为六个部分:
城市规划学科建构与奠基
规划学术思想的引进与输出
对城市、时代、理想的思考
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与实践
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李德华先生教育思想研讨
同时,结合李先生在各个阶段的工作与生活照片,尽可能全面地展现他在专业教学、指导研究生、设计实践和社会活动中的为人为学态度,体现李先生“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追求。透过李先生的学术思考和专业成就,也重新认识同济城市规划专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贡献。
《李德华文集》前言
(节选)
文 / 吴志强
李德华先生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规划设计思想大家与教育大家。在跨越四分之三世纪的学术生涯中,李先生笃信人类文明,以其创新思想的光芒,学贯中西的博学,才华横溢的创作,理性缜密的坚守,谦谦君子的优雅,建构起现代中国城乡规划原理的完整体系,点亮了各校规划设计学科办学者的思想,指正了各地城市决策者的建设思路,提携了几代年轻学者的思想方法,培育了一届届的建筑师、规划师和设计师,熏陶了无数与他有过交集的人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举止。
原理体系的建构与奠基
李先生将他生命的精华岁月投入到城市规划原理的体系架构与规划教学体系的建构中。1952年,他编入同济建筑系,开始了一线教学工作。经过先生多年的整理与刻制,新中国的第一本《城乡规划》油印本终于在1960年诞生,1961年正式出版。改革开放后,李先生领衔全国多所高校教师编撰了《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版,于1981年出版,此后又进行了持续的修订。作为我国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经典教材,至今已印刷60余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城市规划人。2006年,李先生荣获我国城市规划领域最高荣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突出贡献奖”。
大学精神的传承与探索
同济大学1960年开始招收城市规划研究生,李先生认真思考了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培养方案。80年代,李先生为建设国内第一个城市规划与设计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发挥了核心作用。在谈到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专业的“本、硕、博”不同阶段培养时,先生提出了“三竹节”人才培养的纵向模式:第一个“竹节”是本科生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规划师和设计师;第二个“竹节”是硕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带领一组规划师、设计师共同工作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者;第三个“竹节”是博士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解决学科建构、学科思想和理论创新的高端人才。
2006年,中国建筑学会授予李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学术研究的思想与创新
学贯中西。李先生认为古今中外的优秀文明皆是我们的学术养分,他一生研读最新专业著作与学术前沿动态,从不排除任何地域性的思想创新。
本质创新。先生认为学术的探究是对本源的探寻。学术思想的创新在于本质的发现。
动态前瞻。先生指导的研究生论文题目涵盖了当时国内外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方向。
理性严谨。先生在学术研究中特别强调理性和严谨。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海》等有关城市规划、建筑和风景园林的词条编撰中,逐字逐句地推敲、研究、讨论。
规划创作的理念与实践
创作不分富贵贫贱。记得李先生在80年代末说过这样一句话:泥巴可以创作精品,纯金也可以创作精品。设计只有品质的上下之别,不存在材料的高低之分。
创作联通左右专业。先生强调专业间的协同创作,为了人的美好生活,可以打破创作专业间的界线。
创作融汇人工与自然。在先生创作的西郊宾馆,庭院中的流水穿越玻璃幕墙引入大堂,落在大堂水面上的阳光折射到天花,波光粼粼,成为一帧巨幅的自然流动景观。
人生导师的言传与身教
李先生先后培养了几十位研究生,而受益于先生教育的学生却是不计其数,他的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同济大学,受到过先生恩泽和教诲的专业新生力量分布于国内外,在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和设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生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很注重传授知识的方法,他知道如何发挥研究生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特别强调研究生教育思想和学术的自由。
博学修养的品格与精神
除了在教育和设计领域的种种成就,李先生的为人为学品格是最为让人感动的。先生在文化的积淀上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一直在汲取着最新的思潮,无论是哲学、心理学,还是中国的民俗或者西方的高雅艺术。先生不只是强调专业本身的修为,而是作为一个学者永远的积累沉淀。
我在整理李先生文集时,偶然发现了先生完成的19本西班牙语小说英译本的手稿。后来才知道,先生是在70多岁时癌症手术后,在病床上开始了他的西班牙语学习,开启了他新的征程。
李先生已经92岁高龄,这本《李德华文集》对先生七十余年专业生涯进行了回顾,也是对城市规划专业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相信随着本书的出版,李先生作为思想大家的学术光芒,将会点亮一代代的规划建筑设计学人,薪火相传;李先生作为教育大家的精神风采,将会让所有的读者受益终生,淡泊致远。
李德华、罗小未先生是建筑规划界杰出的学术伉俪,2015年我们有幸出版了《罗小未文集》,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组织编写。经过团队多年的积累、酝酿和辛勤工作,《李德华文集》如期出版。25号活动当天,我们为大家准备了暖暖的惊喜,欢迎前来参加的朋友带上《罗小未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