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论坛(2016)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6-07-12

       2016年7月9日-11日,为期三天的“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论坛(2016)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B楼钟庭报告厅顺利举行。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及《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学术期刊社携手举办。与会代表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杨贵庆、沈清基、王云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杨锐,美国景观建筑学教育协会(CELA)副主席Bo Yang(杨波),以及来自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华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教授,和《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园林》《国际城市规划》《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Journal of Urban Manage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六大期刊的代表,总计186人,学科背景为10个一级学科。除代表们外,还有许多相关学科学者自发前来,大家抱着对生态智慧的共同关注,以饱满的精神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交流观点,对本次论坛给予了极大肯定。

       论坛开幕式于7月9日上午进行,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等分别致辞。伍江教授代表学校祝贺本次会议顺利开展,欢迎代表们不辞辛苦到来,并感谢大家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他强调技术专家与人文专家合作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为减少灾害、与自然和谐共处、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而共同努力。李振宇教授欢迎教授正式加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并归纳总结了学术交流四个正在改善的方面,如校内交叉学科间交流十分重要。他表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术论坛至少会有一位来自其他院校的教授参与。彭震伟教授强调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并宣布“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论坛(2016)正式开幕。

伍江

李振宇

彭震伟

       论坛期间,共有5个主旨报告,56位代表分别讲述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同时举办了“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成果展、六大期刊主编的高峰对话和生态实践研究的写与作工作坊,给大家带来一场收获丰硕的学术盛宴。

       7月10日下午4点整,论坛闭幕式暨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教授对本次论坛主要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总结。本次会议的目标是讨论生态智慧原理及其与城乡生态实践的关系,主要议题包括有在生态智慧本质的思考、生态实践实例的特点优劣、东西方生态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社会学习等方面。教授从思想、精神及实践的高度,概括了本次会议的精神,他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身心灵的合一”和“知行合一”。同时,教授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计划,希望学者们能够将思考和想法记录下来,不断传播这些思考和想法,共同构建好大家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主办方代表王云才教授表示,此次论坛中对同一问题跨学科地交流和探讨,使他更加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和论坛的意义,拓宽了专业思路。

王云才

       沈清基教授对同济宣言进行解释。

       颜文涛教授对出版计划做出说明,将有两本杂志为本次会议特作专辑。

颜文涛

       王绍增先生不顾腰痛,激动上台,表示《中国园林》也一定要为本次会议制作专辑甚至增刊。

王绍增

       教授对本次起草“同济宣言”及特请媒体的原因及期待做出说明,向到来的媒体朋友表示感谢,并宣布论坛明年将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进行。他表示今后将坚持以同济论坛为品牌,联合更多高校,同济论坛将扩大为“同济-*(另一高校)”论坛,与更多高校联合,2017年论坛将体现这一精神,命名为“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西建大论坛(2017),希望大家可以更加持续地关注“生态智慧”。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刘晖教授感谢大家的分享,并希望大家把更多的生态智慧带到西部城市。

程相占

       最后,此次论坛伴随着程相占教授的赋诗为贺完满落幕!

       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年,生态智慧,生生不息!



附:程相占教授的赋诗为贺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会稽山阴的兰亭,也就是今天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王羲之与41名高士举行了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公推王羲之为诗集书写序文。“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从此诞生。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1663年后的今天,将近200名学界名流云集同济大学,追忆王羲之时代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美景,反思当今雾霾笼罩、空气污浊之恶果;仰观宇宙之大以体悟中外生态智慧,俯察品类之盛以探究城乡生态实践。   

       本人有幸恭逢其盛,受组委会委托,赋诗一首祝贺这次论坛成功举办。

       诗曰:

       千古盛会追兰亭,生态智慧聚群英。

       仰观宇宙敬其大,俯察品类成其盛。

       天朗气清霾阴散,惠风和畅文明增。

       城乡美景我辈绘,同舟共济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