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李振宇教授在2016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发布时间:2016-09-07


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


        欢迎大家来到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你们中间,有279名硕士研究生,57名博士研究生。大约总数的近40%曾经在同济大学完成本科或硕士学习;另60%,有来自清华、东南、天大、华南、哈工大、重大、西建大等“老八校”的硕士生50名,以及来自浙大、南大、华中、武大、人大、中国美院、中山、上交大、厦大、山东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和其他大学的新生。有不少的博士生在海外知名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回到国内来攻读博士学位。我为我们学院的多元而感到骄傲,我代表我们学院的全体教师职工,欢迎大家选择同济大学作为深造的地方。

        在欢迎你们的同时,我有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读研究生?常规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为了喜欢这个专业,要继续深造;为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想得到高一级的文凭;为了丰富我现有的知识体系,要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些都没错。你的观点你做主,我们尊重各自的认识。可是既然大家来了,我就要说,上述的答案,还不够丰满。即使在量子物理重新被认识的今天,我们一般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我们能花三到五年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机会,一般也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一次的机会,喜欢,深造,文凭,就业,其实就是重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事业的开始。这是一种生命的奢华。

        第二,为什么选择同济?答案也很多。喜欢上海,上海特别适合知识妇女(我们的研究生54%是女生);在同济毕业好找工作,同济国际合作机会多,同济气氛宽松多元,这是实话。同济本科应届毕业的学生,除了数十名去国外大学读硕士以外,113名同学有111名在本校读研,1名去了天大,1名去了同济其他学院,确实很受研究生们的喜欢。

        我个人看来,同济的特点有四个:学术民主,敢于争先,结合实践,国际视野。我们的A楼和C楼的建筑师当时都是最年轻的教师;我们在2004年提出了生态城市、绿色建筑、数字设计、遗产更新四大方向;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有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我们的国际报告会每年有150场以上。但其他大学也都各有特色;我说过我们要学习清华的“高”,东南的“深”,天大的“强”,华南的“成”,哈工大的“劲”,重大的“实”,西建大的“特”,还有其他大学的优点。同济的特点,是“博”。博彩众长,多元开放,条件优越,人才济济。有句话说,一流的人和一流的人合作;二流的人和三流的人合作。希望大家享受这样的国际学术中心的氛围和条件,和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三,怎样来进行研究生学习?听老师安排?按照培养大纲程序完成?学习各位学长?也对也不完全对。希望大家能作出自己的类型学的贡献,为人类的建成环境服务。在昨天同济大学校长任免的大会上,离任的裴校长再次说,“卓越是一种状态,追求卓越是一种精神”。研究生学习给了大家一个展示自己个性和才智的机会,给大家创造知识的机会。我赞同这样的说法:本科生教育是通识,硕士生是英才教育,博士生是专才教育。不论是专业的、职业的、学术的目标,都应当以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为目标,做到不枉此生,不虚此行。

        大家也许知道,我喜欢空中摄影。当从舷窗外看到我们自己设计的建筑和社区的时候,尤其是当你以前的研究和积累,化为大地上的地景的时候,你觉得那么多的舒心。这和期刊论文发表的页面、完成的设计模型、专利证书、奖章奖状、博士硕士论文的油墨清香一样,是生活给你的最好的奖赏。

        我希望当你们像我这个年龄时,有一天会说,是在同济研究生学习的时光,决定了你后来的人生。

        “十里春风,不如你”;年轻的生命,在研究生的经历中更加美丽!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

李振宇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