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们的故事”——建筑退休支部和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两学一做”系列教育
发布时间:2017-03-16

我院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自2016年9月成立,就与建筑退休支部共建,老党员的大手牵着学生党员的小手,共同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共同开展“两学一做”系列教育。

2017年3月14日中午,我院建筑退休支部与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在学院B218举行座谈会,到场的有吕典雅、阮仪三、朱谋隆,胡岩良、贾瑞云、刘云、张为诚、庄荣、韩建新、伍远玲10位党员前辈,以及辅导员丁雪松、李柳醒和本科生低年级党支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座谈会分为三部分,“我们的故事”邀请阮仪三老师和贾瑞云老师讲述往昔岁月故事;“我们的感受”由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谈谈青年人的感受;“我们的对话”由建筑退休支部老党员和低年级党支部一对多结成对子,进行我们的对话。

首先,阮仪三同志讲述了他古建保护的往事和关于入党的人生故事。他提到:“习主席要求的新农村建设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乡愁是对过去生活环境怀着感情,建筑及其构成的场景是与人的活动相互动的,留着乡愁是要留住乡。”阮仪三同志提到了许多保护历史建筑和古城的故事,包括上海老北站和虹口区犹太人保护区、大连关东村、深圳湖贝城、河南商丘古城等。他总结了保护古城的经验: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要保护历史建筑、留住乡愁。之后,阮仪三同志又讲起他多年的军旅生活让他切实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员不怕死、不怕累的艰苦奋斗精神,同时也是党教会他要用知识武装自己,激励他考上了同济大学,走上了保护中国历史建筑古城的道路,至今阮仪三同志已经推动或参与了我国56个历史古城和10个历史名镇的保护项目,为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接着,贾瑞云同志也向我们讲述了她入党的历程,贾奶奶年轻时是信基督教的,那时候有个过程叫做“禁食”,信从们要几天不吃饭,这叫“有信心爱主”,但牧师们晚上却在地下室吃奶、面包。虽然是小事,但让她意识到宗教的虚伪性,后来在上学时接触到共产党,意识到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从此紧跟党走。她还告诉我们:“同志”这个宝贵的称呼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共同志向。她还告诫我们要丰富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团结集体,同时通过自己当年鼓励同学的故事,强调了辅导员要与学生密切联系,关注其政治思想和学习生活。

随后,入党积极分子阿琳娜同学向我们分享了暑假去四川宜宾支教的感想,在十天的时间里,五位同学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暑假。其中她关注到那里的建成环境已经不是自然村落,而是一栋栋的现代公房,经过了城镇化的改造,而这是偏向物质层面的改造。现在两会提出“城镇化不要面子要里子”,这是从物质方面的建设向更加关注人的居住和生活方面的转变。在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自我革命的气魄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自我革命是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城镇化战略的革新和完善正是自我革命的体现。

最后,党员前辈们和低年级党支部的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分组讨论,老党员们分享了他们入党的心路历程和在专业上的经验。会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尤其是贾奶奶关于自己入党故事的发言,让同学们也反思起自己的入党动机,冯同学说:宗教信仰注重来世往生,而缺乏对现世当下的审视,而党教会我们的是用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党的信仰会让人变得通达而理智,党的科学性经得起考验。张同学说,这次座谈会让我意识到党员应该时时刻刻将人民放在心上,向阮仪三同志学习,结合专业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