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7年9月1日,韩国首尔建筑与城市主义双年展在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DDP)与敦义门博物馆村(Donuimun Museum Village)两个展区同时开幕。今年是首尔市首次举办此类大型会展,主策展人为建筑师裴炯敏(Pai, Hyung Min)与阿里桑德罗·柴拉波罗(Alejandro Zaera-Polo)。展会以“即时的共有空间”(Imminent Commons)为主题,探讨日常的、匿名的共有空间对城市的意义。
首尔建筑与城市主义展海报
东大门设计广场分展区的城市特展以“共有城市”(Commoning Cities)为题,共有50多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展览团队展示了不同视角、不同领域的对当代城市问题与策略的关切。受主办方邀请,由我院谭峥老师策划的“指标城市”(Code City)研究参与了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展区的展览。
最新展陈方案
展览现场
“指标城市”展以谭峥老师所组织的“基础设施建筑学”研究生系列设计课程为底本,以中国当代都会区为观察对象,探索形成千城一面的城市形态的深层塑形机制。通过图绘、拼贴与叙事来批判现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所代表的城市塑形方式,并以虚设的指标与规范影响下的场景推演来展示可能的城市形态场景。整个展览由四个三棱柱形的灯箱式展架构成,展架底部安装有滚轮轴承,可以自由转动,分别展示四个研究小组根据不同的视角对“指标”(code)的不同解读。在展位的四周墙上是14个问答盒,分别解答了与“指标”这一概念密切相关的城市区划法(zoning code)的14个关键问题。展览开幕后,首尔的市民与专业人士踊跃观展,不少市民驻足于展场并对展览的内容进行激烈讨论。
首尔当地公众在观展
首尔东大门设计广场入口
本次展览在前期研究与后期制作过程中,曾经得到童明、徐磊青、张佳晶、马庆祎等多位老师与专家的指导。
参与展览策划与制作的人员名单:
助理策展人:李野墨,李昊
小组一(数值指标):卢品,杨暄冰,于洋,梁越存
小组二(本地化指标):卢圣力,李晓华,程泽西,唐俊晟
小组三(指标博弈论):李昊,陆冠宇,罗茂文,夏馨
小组四(费克邦):钟易岑,段晓天,程尘悦,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