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17-12-26

       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三年一度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及ICOMOS-IFLA国际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年会相继闭幕之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2017年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于12月23日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文远楼三楼)顺利召开。来自24个单位的38名委员和学界研究人员近60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审议吸纳新委员18人、青年委员10人;对最新国际文化景观前沿动态进行了追溯和追踪研讨;立足中国国情,对应国际前沿,建立了6个文化景观专题研究小组;确立了中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的重点,为中国文化景观及风景价值走出去搭建国际平台和通道;明确了2018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安排。会议在一整天热烈的讨论和紧张的工作中圆满结束。

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闭门会议,审议新委员及会议议程

       在上午的报告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韩锋教授就2017国际ICOMOS印度大会遗产保护最新动态“自然文化之旅”(Connecting Culture and Nature)做了详尽的讲解,为大家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5年始的自然与文化保卫之战,以及至今长达70年的弥合自然与文化之间裂痕的努力,从“打响文化与自然保卫战”、“自然与荒野之战”、“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普通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历史景观”、“自然文化”分阶段地为大家解读了国际遗产保护的历程,为大家理解现今国际政策、前沿动态、热点议题理清了历史脉络。韩锋教授高度肯定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东方思想和文化景观实践成就,在世界遗产保护发展历程中,为弥合自然和文化的裂痕中所作出的重大哲学和价值贡献,指出中国文化景观价值研究对于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中国风景与文化景观价值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排头兵,在国际舞台上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应当具有全球眼光,在全球价值参照系中,尊重国际文化多样性,确立中国文化景观核心价值,以价值保护与传承、发展为核心,指导中国快速城市化、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韩锋教授做“自然文化之旅”国际遗产保护前沿报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晨助理教授分别从2017 ICOMOS GA数字化文化遗产要点回顾、数字化文化遗产—逐渐兴起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和数字化遗产景观研究与实践的核心议题三个方面对数字化遗产景观国际动态做出报告,指出数字化技术在文化景观研究领域的重要价值。

杨晨助理教授就数字化遗产景观国际动态做报告

各位专委会委员认真听取报告

       会议就热点议题征集研究小组召集人,各位委员积极发言,就前沿报告热点议题及中国问题、中国实践提出建议,提议研究专题,提出研究思路,为下午进行的工作营交流进行预热。

专委会委员提议研究工作专题

       本次会议为大家准备了诸多国际重要文件,并着重加班加点翻译了最新国际文件。在下午半天的工作营环节,各参会委员在认真学习国际文件及精神的基础上,对照中国国情及实践经验,以乡村景观、城市历史景观、古典园林、自然的文化性、数字化遗产景观、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6个专题分小组进行深入商议研究计划及研究内容。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热烈的讨论,各小组召集人刘剑、周向频、王欣、张薇、杨晨、韩锋分别上台向参会委员们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要点和工作方向。

 

工作营认真学习和热议中的委员们

       此次年会对2017年文化景观的研究进行总结交流,明确了2018年工作要点与发展方向,从多角度表达了专业委员会在文化景观领域的研究与思考。议程紧凑、内容充实,相信在多方努力之下,中国在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领域的研究定能取得重大突破!




供稿:韩画宇

编辑:陈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