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8年7月7日星期六,“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于广州华南农业大学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国际生态智慧学社(ISEW)、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SEPR)期刊社、《中国园林》杂志社与《风景园林》杂志社共同主办。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高伟副教授主持。会议首先回顾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王云才教授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致辞,代表同济大学对“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感谢王绍增先生不遗余力地在推动生态智慧的传播与生态实践的研究,以及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高伟副教授代表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欢迎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共享生态智慧盛宴的学者参与论坛,共同探讨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共同建立生态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学术共同体。
王云才教授代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彭震伟书记致辞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高伟副教授主持
此次“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主题为:生态智慧引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共分为6个议题:特别议题-王绍增先生的生态智慧观;议题1 传承:传统生态智慧的现代转译;议题2 创新:生态智慧的实践路径选择;议题3 融合:生态智慧的多领域协同;议题4 教育:生态智慧的教育教学实践;议题5 实践:生态智慧的地域性表达。共收到青年论坛投稿110篇,最后录用67篇稿件,其中青年论坛口头发言报告为22篇,壁报为15份。共收到大会主旨报告摘要78篇,共录用口头主旨报告45份,壁报12份。
今年“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共邀请了60余名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与实践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发言。论坛分为青年论坛(22个报告,15份壁报)、主旨报告(口头发言报告45个,壁报12份)、写作工作坊、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之“华山论剑”工作坊、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成果展览、王绍增先生纪念展等会议议程。论坛特别增设了“王绍增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名、二等级2名、三等奖3名。由“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青年”奖项评委会7位评委会成员根据各位报告者递交的论文质量与口头汇报效果计分评定,筛选出6名获奖的青年学者。
汪辉教授主持“王绍增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
颁奖嘉宾和获奖同学合影
此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期3天的大会论坛共吸引了来自国内外17个地区的250余名研究学者参加,深入挖掘了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的内涵与价值,共同探讨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生态实践,分享了生态智慧对人居环境可持续生态实践的启示,促进了各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青年论坛会场
顶级期刊主编/编辑高峰对话:“生态实践研究之华山论剑”
写作工作坊——生态智慧与生态实践研究的写与作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同济-华南农大论坛闭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