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从周 | 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开幕
发布时间:2018-11-28

2018年11月27日,是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1月25日,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开幕。


展览时间:11月25日-12月23日

展览地点:同济大学博物馆


陈从周先生,原名郁文,字从周,晚年斋号梓室,自称梓翁。祖籍浙江绍兴,19181127日生于杭州,2000315日逝于上海。

陈先生擅长文史,兼工诗词与绘画,是一代园林宗师、古建筑名家,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创始教授,是上海社科大师,是中国文化大家,享誉海内外。


当天上午,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同济大学老领导代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领导、教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代表、苏州扬州杭州等地方代表、国内部分院校领导、学者代表、陈从周先生家属、故旧、弟子代表联合发言,老教师、教师代表参加展览开幕式。开幕式由景观学系系主任韩锋主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 韩锋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顾金山首先发表讲话,缅怀了陈从周先生,表示他是陈先生的粉丝,一直把阅读陈从周先生的著作作为自己的一个最大爱好,他今天参加这个活动,和大家一起缅怀陈从周先生在学术上、文化上、教书育人上的丰功伟绩,感到非常高兴。并提到今天用这样的一种活动的形式来纪念陈先生,很有价值和意义。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 顾金山


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晓丽分享了自己对于“景观”和“风景园林”的看法,阐明“风景园林”中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今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风景园林升级到了一级学科,社会各界对风景园林的认识越来越深,而这些都与陈从周先生的理论思想、努力贡献密不可分,这令陈晓丽女士感到欣慰。最后陈晓丽对未来风景园林的传承与创新寄予殷切的希望。

前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陈晓丽


上海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如雯表示自己对陈先生一直很崇拜,并讲述了自己当时在上海园林设计室时受到了陈从周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并在 和陈先生的交流交往过程中,陈先生的“敏锐”、“直言进言”给她留下了很深刻印象。并提到现在关于陈从周先生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深刻,供后来人学习和利用。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周如雯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贾建中接着发言,从《说园》讲到与陈从周先生相处的细节,感慨于老先生对艺术的欣赏,说明了其文化与思想对于协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秘书长 贾建中


陈先生在各地抢救了很多园林,修复了很多园林,也建了很多园林。部分园林所在地的地方领导和专家学者也来到展览现场追忆陈从周先生。


浙江省建设厅科技委风景名胜专委会主任张延惠感谢了陈从周先生对浙江省的风景名胜区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诸如抢救了浙北明珠,海盐的南北湖等,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南北湖为浙江省的第一批风景名胜区,上个月南北湖的新一轮规划也获省政府批准,相信在新的一轮规划指导下,南北湖会有更美好的明天,以此来告慰陈老先生的在天之灵。

浙江省建设厅科技委风景名胜专委会主任 张延惠

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局长赵御龙强调了陈先生在扬州园林中的重要地位,即扬州人心中的继承先生。并邀请到场嘉宾继承陈先生的精神,像先生一样做扬州园林的顾问。


扬州市园林管理局局长 赵御龙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副会长罗恒安和安宁市前常务副市长杨综元回忆起了36年前见证陈从周教授设计建造安宁的楠园的经历。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西南地区建造的唯一一所江南古典园林,被陈先生称为“最能够独立的体现他的园林建筑理念、建筑理论的一个事情”。最后杨副市长欢迎大家去往安宁参观。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副会长 罗恒安

安宁市前常务副市长 杨综元

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领导依次发表了讲话。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听陈从周先生授课的经历,总结了三点陈先生的教导:园林中要有情、园林要得体、园林辩证的关系,并表示对陈先生的感谢,以及对作为陈先生的学生感到由衷的自豪。

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杜春兰谈了陈先生的《说园》对自己从事风景园林的重大影响,书中把文学、绘画、诗词、风景、书法全部融到一起,这种“吃喝玩乐”的融合能使人拥有更阳光的生活。

天津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曹磊表示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纪念陈先生的活动,是陈先生的著作伴随着他的成长,他分享了陈先生对自己在风景园林方面发展的影响,以及其著作、思想对于天津大学教育教学的启发。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党委书记王欣讲述了2016年参加浙江大学陈从周先生研究的团队的经历,由此对先生的思想和为人有了更深的了解,意识到传闻中陈先生“易怒”的性情正是来源于他有爱,正是因为他有真情,所以他才以情评园,以情为文。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分享了对于陈先生在同济这样的工科院校中生存并独树一帜的感想,赞赏了同济的雅量和同济的学术自由。

 

  




陈从周先生的家属和亲友们也从其他方面为我们描绘了先生的形象。

在陈先生的次女陈馨眼中,父亲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的一生高德、光明磊落、疾恶如仇。先生对他的老师非常尊爱,爱自己的学生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亲友徐正平眼中,陈先生是幽默睿智的。徐先生还向同济大学赠送了有陈先生签字和印章的《说园》一书。

  

  

陈馨

徐正平


陈先生的两位弟子——路秉杰,刘天华两位老先生追忆并感谢了老师的教导,也对本次纪念活动表达了谢意。提到先生钟情山水,山石,这是弟子眼中最好的归宿。

路秉杰


刘天华


《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副主编金荷仙的讲话中谈到,中国园林杂志11期对陈从周先生进行了专题介绍,2010年,陈从周先生去世10周年的时候也组织过一期专题,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学者,尤其是年轻的学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陈先生的学术思想。

  


《中国园林》杂志社社长、副主编 金荷仙


开幕式最后,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正式宣布:

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开幕!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和嘉宾们一行参观了展览。希望通过展览可以让更多的同济人认识到陈先生的学术贡献并传承之。


下午,同济大学校长陈杰专程前往博物馆,在学院院长李振宇的陪同下参观了展览。





本次展览共分为“生平”“园林”“著作”“书画”“教育”五个板块,立体展示了陈从周先生一生的斐然成就。



文化大家


      以时间轴展开的“百年百照”生平照⽚墙再现了陈先生高山景行的一生,并通过陈先生与张大千先生、梁思成先生、贝聿铭先生、俞振飞先生等友人的合照及的留文,使先生的人格魅力跃然纸上。陈先生作为闻名中外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成绩卓著、影响深远,堪称一代大师之表率。



说园造园

    木质的明轩、豫园东园模型,楠园、豫园、水绘园等陈先生设计与主持修复的园林平面、照片及当时的现场指导照片等展现了陈从周先生倾注毕业的园林造诣。陈从周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他设计修复了豫园东园、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并把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著作等身


陈从周先生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尤其对造园独具见解。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园林谈丛》、《说园》、《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其中尤以《说园》影响最广,“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作为散文作家,著有《陈从周散文》,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山湖处处》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冯其庸先生称“他的文章如晚明小品,清丽有深味,不可草草读过;又如诗词,文中皆诗情画意也,更不可草草读过。。。。。。”


诗情画意


40余幅陈从周先生的书画真迹及20余幅先生友人的赠书、赠字在书画展区展出,陈从周先生的书画艺术及其艺术思想,可管窥中国文人书画传统之一斑。先生求学善于择师,既然讲究取法乎高,又善于转益多师,在融众家之长的同时,形成自家清逸雅健的风格境界,体现了中国文人书画之人品、学问、才情与思想。


教书育人


教育板块还原了陈从周先生简约清雅的书房场景,“师魂”二字道出了陈从周先生在教育方面始终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文化,一是自然。如陈先生所言“事师必谨,这是我一生对老师的态度,‘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不能偏废,教书教人,身教言传,才是全面。”他主张由博返约的学习规律,达到“膏之沃者其光晔”的境界。


参观展览的师生不时驻足拍摄,为有机会再次缅怀大师、赏析大师经典作品而兴奋,陈先生虽然故去多年,但一代大师的形象却在师生心目中越见完整和丰富。


采编:李若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