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19年4月19日晚,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年会暨《建筑遗产》编委会会议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召开。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树声教授,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吴庆洲教授,法国夏约学院荣休教授、同济大学高峰计划PI教授本杰明·穆栋先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吕舟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建筑遗产》学刊主编、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副理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兼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陈同滨研究员,副理事长、天津大学徐苏斌教授,期刊主办单位代表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期刊出版中心胡升华主任,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熊岚副部长,以及给予期刊建设大力支持的协办单位代表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丁洁民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谷志旺副总工程师和学术委员会理事、《建筑遗产》学刊编委、特约组稿人代表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朱光亚(左)、伍江(中)、王树声(右)
常青(左)、陈同滨(中)、徐苏斌(右)
丁洁民(左)、吕舟(中)、本杰明·穆栋(右)
胡升华(左)、熊岚(中)
常青院士向与会的委员和编委代表介绍了委员会及其个人在平台建设、课题研究、遗产教育,以及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就《建筑遗产》学刊的定位、办刊宗旨、期刊影响和学术特色等向现场嘉宾做了详细说明。
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鹏从创建学术平台、提升教育水平、推进学刊建设等三个方面,回顾了这个具有多元内涵和跨学科特征的学术共享平台,自2017年成立以来秘书处2年的工作和努力。副秘书长、《建筑遗产》学刊编辑部主任刘雨婷从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与宣传推广和编辑部建设等四个维度,介绍了创刊3年以来期刊具体的工作情况和产生的学术影响,并对新一届编委会拟聘名单酝酿产生的过程作了汇报。《建筑遗产》学刊编辑部副主编张晓春参与主持了编委会会议。
张鹏(左)、刘雨婷(中)、张晓春(右)
与会代表在三个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对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和期刊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松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侯卫东、深圳大学王鲁民、北京建筑大学杨昌鸣、东南大学董卫、美国路易维尔大学赖德霖、复旦大学杜晓帆,同济大学卢永毅、张松、支文军、李翔宁、章明、梅青、邵甬、陆地,上海交通大学王林、西安建筑大学林源、华南理工大学冯江、重庆大学陈蔚,沙溪源乡村合作中心理事长黄印武、上海明悦建筑事务所主持人沈晓明、华东建筑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邹勋主任,以及东南大学李新建、天津大学丁垚、西交利物浦大学董一平、北京建筑大学齐莹、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蒲仪军等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推进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建筑遗产》学刊的整体定位、宗旨、栏目建设、投审稿工作和作者群培养,以及稿件内容、质量定位与如何提升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刘松茯(左)、侯卫东(中)、王鲁民(右)
杨昌鸣(左)、董卫(中)、赖德霖(右)
杜晓帆(左)、卢永毅(中)、张松(右)
支文军(左)、李翔宁(中)、章明(右)
梅青(左)、邵甬(中)、陆地(右)
王林(左)、林源(中)、冯江(右)
陈蔚(左)、黄印武(中)、沈晓明(右)
李新建(左)、丁垚(中)、邹勋(右)
董一平(左)、齐莹(中)、蒲仪军(右)
最后胡升华主任代表期刊第一主办单位宣读了第二届编委会拟聘人员名单,并与第二主办单位代表熊岚副部长共同向期刊主编和已确定留任的编委会代表颁发了聘书。
胡升华主任宣读第二届编委会拟聘人员名单(左)、熊岚副部长向编委会代表吴庆洲教授颁发聘书(右)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