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引导下的低影响开发 | 我院景观学系师生参加2019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1-06


  2019年10月25-27日,2019第四届数字景观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是由教育部批准的国际会议,会议主题为“数字技术引导下的低影响开发”,共有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近200余名风景园林专家及师生代表参会。会议围绕低影响开发与生态安全、海绵城市的实践与绩效、数字景观与可持续研究等议题开展了近40余场学术报告,并开设了3场数字景观前沿专题讲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8位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10月26日,系主任韩锋教授作为会议特邀嘉宾主持了报告会;刘滨谊教授发表了以“基于数值仿真模拟的广场小气候湿热环境研究——以上海世纪广场为例”的主旨报告;王云才教授发表了题为“让自然做工:自然过程主导的太原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的议题报告;金云峰教授发报表了题为“基于数字景观——《华盛顿协议》促进风景园林复杂工程技术顶层发展”的议题报告;张德顺教授发表了题为“风景园林的定量化研究助推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化”的议题报告;汪洁琼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研究的多源异构数据集成平台构建”的议题报告。10月27日,王敏副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网络大数据的城市公园社会服务问题诊断与精准修复——以太原市中心成区为例”的议题报告;杨晨助理教授受邀参加了当日举办的“数字景观前沿专题讲座”,发表了题为“从恰塔霍裕克到本寨——景观模拟技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对风景遗产保护的意义”的演讲。


  本次会议为风景园林学科提供了一次前沿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期间同济大学景观学系师生共发表了会议报告7次、论文8篇,与来自全国的代表交流了近年来景观学系在数字化景观研究、教学和实践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有益促进了对当代数字技术研究与低影响开发实践的焦点问题的探讨。


文字:杨晨,金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