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景观学系校庆学术报告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0-06-11

2020年同济大学113周年校庆如期而至,一年一度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学术报告会并没有受到全球性疫情的影响,于2020年5月25日下午在线顺利举行。本次报告会分为三个板块,其中一、二板块由韩锋教授主持,第三板块由金云峰教授主持。

第一板块

开幕致辞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韩锋教授代表学院欢迎与会的各位在同济大学113周年校庆之际来到校庆报告会景观学系专场共同庆生。韩锋教授表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一直秉承着“缜思畅想、博采众长”的学院精神,倡导各位老师积极地进行学术交流。校庆报告会更多地侧重于老师们最近的研究与思考,老师之间可以互通有无,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这些都是学院所希望的学术民主、学术公平公正与同济的学习氛围。本次学术报告会的阵容主要由四个团队构成,分别为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团队、景观工程技术与园林植物应用团队、 景观与园林设计团队,以及历史理论与遗产保护团队。

主旨报告

刘滨谊 教授 

景观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

同济大学引领风景园林学科战略发展的思考

刘滨谊教授指出,基于前期的领先,面对未来10年、30年、50年的关键期,双一流后的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迎来了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第四代风景园林正在成为全世界风景园林发展的势在必行而成为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最大机遇。世界风景园林数千年前三代的积累、近现代国际风景园林前三代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居环境科学的开创,第四代风景园林正是基于这三条脉络、应对第三文明之变而生。经三代人努力,同济风景园林学科得益于三条脉络的综合积累,凭借“前瞻超越、开创进取”的本系精神,始终位于学科前沿和引领,为第四代的诞生,完成了近70年的探索积累——以体系化的思想,创立了第四代风景园林“三轴六向”的理论核心,在风景园林学科内核与外延、学科哲学理论、方法论以及规划设计理论方法技术创新等前沿,均位于国际国内领先。国际范围的第四代风景园林由中国、由同济大学提出开创,已经水到渠成。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编写的《风景园林学科发展报告》指出:“以风景园林体系化思想理论引领本学科与多学科的进一步融合与协同,面向信息文明时代的需求,以先进的理论体系支撑风景园林研发应用,以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为辅助手段,这既是世界同行的共同努力方向,更是中国风景园林人的国际历史担当,也是最有可能产生世界意义的努力方向。”总之,建构具有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地域特色的现代国际风景园林理论体系、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和科学研究支撑技术体系,同济风景园林学科引领第四代国际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这是第三人类文明时代赋予我们同济人的伟大使命。

第二板块

金云峰 教授 

景观系副系主任

基于国土空间总规专项详规传导的风景园林法定规划编制研究

在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传统风景区等自然保护地规划转向提升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传统绿地规划转向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产品。金云峰教授指出风景园林是推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内容之一。他分析了风景园林有关法定规划作为涉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在五级三类体系下所面临的传导挑战,提出了风景园林法定规划在功能、层次、时序上的三个传导要点,最后探讨了面对国土空间总规专项详规传导下的风景园林类规划的重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刘颂 教授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空间规划路径

刘颂教授的报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生态空间规划路径”,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位和转型方向,提出了不同尺度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和目标。并就市县域生态空间规划总结了三种思维路径,即底线思维-生态保护红线、结构化思维-构建生态网络和动态弹性思维-多解规划方案。最后,刘教授还对未来市县级生态空间规划等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周向频 副教授

上海佘山-九峰地区文化遗产整理与景观再生设计

周向频副教授的报告分为背景认知、遗产整理、再生设计以及反思与展望四个部分。首先上海佘山不仅是“上海之巅”,因其所在区域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可被称为“上海之根”。通过文献整理和现场考证,系统梳理佘山-九峰地区的历史变迁与文化脉络,挖掘其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和构成并进行价值评估。周向频副教授提出“九峰三泖”特色山水格局在弱化和消失、佘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未得到挖掘和有效表达、佘山作为松江区“全域旅游”的核心尚未发挥带动作用等问题,以及如何助力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动力点、如何作为城市公园服务周边城市区域等挑战,结合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景观再生的策略与方案构想。

董楠楠 副教授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助理

日常景观里的“小确幸“——5个近期设计案例

董楠楠副教授表示,通过参与大大小小的项目,带动了我们对于日常景观的理解和想法。报告中分享了最近做的一些案例,例如屋顶生态农园在校园建筑中的应用,希望在城市中带来乡村的能源与物产,并且可以将其应用于校园教学和日常参观,同学们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并且应用于课程设计之中;在乡村振兴之景观提升的项目中,积极开展在地研究,重现或加强新的乡村日常;在上海花展系列设计中呈现的主题是“我们的童年”,在小庭院中以拼贴画的手法表现出童年记忆,值得一提的是设计还针对夜间使用提出了建议。景观设计师的工作目标,往往为了他人或众人的福祉。从“自我环境”为出发点,或许更能促进对于环境功能的本质思考。教学之外近年设计落地的小项目中,不仅尝试融入日常化的场景价值,并通过一次次的现场体验,积累着对于景观设计的复盘式反思。

第三板块

王云才 教授 

景观系副系主任

生态的逻辑——地方性的解决方案

王云才教授的报告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生态的逻辑这个主题。景观空间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本体,它的存在是依托空间的自然环境、历史的发展过程和人地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景观性格特征。地方性成为风景园林空间特征的最重要的生态关系及其表征和表达特征。生态的逻辑从什么是生态?地方性主导、关系的协调和地方性解决方案出发来建构认知生态、表征生态和表达生态的地方性和个性化途径。举例比较太原和十堰两个城市的实践,分析其城市生态问题的病症特征,发现太原病症后面是多个过程的失效,而十堰病症后面是高度碎片化形成的生态过程叠加(嵌套),从而得出完全不同的方案。

吴承照 教授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进展及关键问题

吴承照教授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意义、总体进展、体制机制建设、理论基础、规划编制、未来趋势等方面概述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进展以及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资源管理部门整合、规划整合为代表的上半场改革基本完成,以机构整合、跨界整合、产权制度为代表的下半场改革正在进行中。建立以中央为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参与的国家公园管理机制逐步形成共识。保护地理论体系、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一项紧迫任务,未来中国从国家公园走向国土公园化、公园国土、公园中国,健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滋养国土与国民身心健康,以公园外交创新国家形象,国家公园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象征。

许晓青 助理教授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探讨声景作为遗产资源的价值

许晓青老师基于人与自然这个宏观背景之下,以声景为对象。探讨声景作为遗产资源对于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的价值。并结合三个不同尺度的案例探讨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声景资源在生态系统中的价值及其保护——以云南大山包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噪音对指示物种的影响,并对未来国土尺度的自然寂静制图,与声景资源的保护管理进行了展望。2)不同的声景资源对于人类健康情绪的影响——以武陵源世界遗产地为例,探讨了声源与情绪影响的关系,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试听交互与情绪共鸣之间的关系。3)声景的感受与美——以同济大学秋霞圃声景测绘为例,通过一项教学观察,探索了园林声景审美体验与声景营造这两个议题。最后,展望了风景园林领域在声景资源保护与营造方面的契机。

韩锋 教授 

景观系系主任

环境哲学与文化景观

韩锋教授的报告指出景观问题争论的根源在于自然观的不同,对自然的价值认知是行动的内在规范。报告从环境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分别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环境哲学及其中心问题、环境伦理与自然保护历程,以及中国问题思考——中国价值与道路选择。梳理了国际环境哲学价值观从人与自然的对立走向融合的过程,以及对自然保护运动的影响的四个阶段,即从60-70年代的环境运动、80年代文化与荒野的抗争,90年代荒野的衰落和文化景观的兴起,至现在的自然和文化携手同行之旅。指出当前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保护地体系建设、乡村景观保护中的价值体系中,缺失反映中国特有人地关系的文化景观价值,应当对此进行反思和重视。

总结与点评

吴伟 教授

总结和综合点评

吴伟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的精彩报告、各位与会者通过网络参加这场校庆盛会表示感谢,进而分享了他对于哲学、科学和艺术的形象化定义,指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拿着锤子见啥都是钉子”的常见误区,认为主体、工具、客体三者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研究创造工具,另一方面也要善于选择工具、勇于放弃工具,以便找准问题、回归人性。吴教授还表示对互动提问环节的一个问题印象深刻,即学科研究与就业如何衔接?他表示风景园林学科与行业的范围十分广阔,需要在职业生涯中珍惜缘分、立足于自己的“生态位”,满怀热爱地投身其中去研究与规划、创作与设计、运营与管理。

本次校庆报告会采用了线上交流的方式,吸引了校内外广大师生和校友,也受到了风景园林同行的关注和热忱参与,与会者人数达到700人规模。校友们不仅通过线上的方式踊跃地参与了学术交流,而且为母校的校庆送来了声声祝福。


海报设计:周宏俊

撰稿:戴代新,郑梦琳

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