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首发 | 《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 · 扬州何园》首发式在扬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0-10-27

2020年10月25日下午,《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  扬州何园》新书首发仪式在扬州何园蝴蝶厅举行。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陶伯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共同为新书揭幕。何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徐亮分别向扬州市档案馆、扬州市图书馆赠书。扬州市文史专家代表、地方高校园林学者、何园兄弟单位负责人,扬州市图书馆、扬州市档案馆代表,以及来自扬子晚报、中新社、扬州电视台、扬州日报、扬州晚报、网易新闻等媒体的嘉宾参加了新书首发式。

扬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陶伯龙,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共同为新书揭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致辞,她介绍,该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国项目研究——世界遗产与文化景观 · 数字档案系列丛书”的第一本专著。201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文化景观科学委员会成立了“数字化文化景观工作小组”,2019年在同济大学首次举办《数字化文化遗产:未来视界 · 景观视角》国际会议,引领数字化遗产景观领域的探索研究。该书是“数字化文化景观工作小组”在中国的首个项目成果,是集学术、技术和艺术于一体的作品。该系列的作者团队希望通过应用最新数字技术,选取中国古典园林、乡村景观、城市历史景观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遗产,采集数字化遗产信息并分类建构数字化遗产数据库,以向公众展示数字化遗产档案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景观遗产不仅要记录,还要活化。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这个系列的研究工作,共同推进中国和国际文化景观遗产数字档案工作的标准建设和体系化。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韩锋教授致辞

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江岱女士表示,园林之美在于超自然的人工与复杂,这也是让传统记录与测绘方法最为困扰的。新书极具开创性的工作,超出传统的测绘图的意义,对于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来说,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些成果不仅为何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我国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了借鉴。当这些成果固化在白纸上,为热衷于中国传统园林的读者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欣赏视角。

同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江岱女士致辞

何园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徐亮表示,《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扬州何园》的成功出版发行不仅对何园而言是一件大事,也是扬州园林的喜事,对全国园林遗产保护而言也具有示范性的意义。希望以此书出版发行为契机,在更加严格保护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在扬州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进程中,讲好何园故事、阐释好何园价值、展示好何园形象。

何园管理处党委书记徐亮先生分别向扬州市档案馆(右)、扬州市图书馆代表赠书(左)

据本书作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杨晨介绍,该书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探索一种客观而又令人回味的古典园林遗产记录方式。对于古典园林来说,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完整和科学的记录遗产对象,既是保护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升文化价值认知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为古典园林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并激发阅读和欣赏园林的新视角。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助理教授杨晨介绍创作历程

首发式结束后,全体嘉宾就古典园林保护、管理和阐释的信息化、现代化问题开展讨论,并在何园船厅前合影留念。

全体嘉宾在扬州何园船厅前合影留念

《数字化园林遗产图录 · 扬州何园》新书封面



文字:杨晨,郭丽

摄影:刘江瑞

编辑:陆铸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