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本教材作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城市设计系列教材”中的第一本,经过3年时间不断精细打磨,终于在2020年12月隆重推出。
城市设计是一门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城市设计专业知识和素养、具备城市设计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开放视野,使他们将来能够在未来的城市设计工作,为我国建设更多富有特色和活力、融合“青山绿水”“留住乡愁”的魅力大都会和美丽市镇,这就是我们编写《城市设计实践教程》教材的教学目标。
本书特色
《城市设计实践教程》为城市设计课程设计提供知识基础、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然后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提高城市设计的设计和创作能力,包括设计目标转变成城市形态的能力,不同功能城市要素有机整合的能力,促进城市活力建设与特色景观协同发展的能力等等。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形成城市设计知识和技能结构的组成部分。
这本教材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学习的理解和认知出发,将复杂的城市设计实践教学,分解成基础知识、进阶内容和实务工作等三大模块来支撑十个知识板块。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从理解、深化到融入设计实践,也可以兼顾多种发展选择下的城市设计素养训练,既突出职业建筑师培养中必须掌握的城市设计知识和整体观思维,也强调多学科背景的城市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需要掌握的深入知识内容及多维度视角的能力培养;
教材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改革了编写形式,将案例学习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图文并举、生动活泼的阅读乐趣。注重通过全球经验与本土实践来展开学习和思考,教材中不仅大量分析了国外城市设计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案例,也深入介绍了本土实践个案中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城市设计师的全球视野和地方文化特征下的独立思维能力。
本书内容简介
《城市设计实践教程》共有十个章节,分为基础知识、进阶内容、实务工作三大部分,建立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有助于培养对城市设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实践方法上的创新。第一部分是理解城市的构成逻辑和城市设计的基础内容,由知识的准备、理解城市形态、发现城市要素这三章组成;第二部分是深入了解城市设计的进阶内容,分为构建城市联系、创造人性场所、建立空间秩序、探索特色和活力四个章节;第三部分侧重于学习城市设计从编制到实施的实务内容,包括过程和成果、实施的组织和城市设计工具箱三个章节。十个章节中将知识原理的讲解与大量案例实践的介绍紧密结合在一起,围绕价值取向的建立,形成了从形态到要素、从目标到策略、从设计到实施的渐进认知过程,从而构建知识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完整框架。
课程学习过程和作业
城市设计课程自1995年纳入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设计课教学体系,之后也在本科生设计课教学中从自选变为必修课程。通过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法国美丽城建筑学院、荷兰DELFT建筑学院等开展多年联合教学,目前已形成“城市分析—目标和策略—体系和节点”等训练环节组成的教学内容组织,并在本科和硕士分层级展开。
本书作者简介
丛书主编: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住建部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建国院士长期从事城市设计和建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工作,在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数字化城市设计、建筑创作、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在此也特别感谢王院士在百忙之中为本套教材作序:
主编:庄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城市更新与设计学科团队主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规划学会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城市设计的实践与方法,作为“体系化”城市设计理念的倡导者,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城市设计的运作》《“站城协同:轨道交通车站地区的人车路径与空间使用》《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设计》等5部专著;主持的上海徐汇体育公园街区城市设计研究、漳州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杭州D32街区总体和建筑设计等多个重要实践项目获得1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奖励,主持和完成2项国家级和多项省部级研究课题。
副主编:陈泳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城市形态学会(ISUF)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近年来关注机动化时代宜步行环境与社区更新建设,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重点城市设计项目20余项,并10余次获得国家与省部级设计奖项。
副主编:杨春侠,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理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研究中心顾问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讲课程“城市设计评论与案例研究”为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与更新,滨水区城市设计,完成1项国家级和2项省部级课题,专著1本,论文50余篇,国家级设计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10项。
参编:叶宇,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未来城市实验室博士后,香港大学博士,荷兰注册城市设计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支持的人本城市设计,尝试把城市设计、计算机和GIS等多领域做整合。刊发SCI/SSCI/AHCI论文10多篇,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项。
目录速览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本系列教材编委会
序言
感谢卢济威老师为本书作序:
样章试读
转载自公众号 建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