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编者按:《城市设计分析技术》研究生课程聚焦于系统的量化城市形态分析技术和多源城市数据的获取技术,并探索新技术和新数据在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可能,课程内容具有较高的前瞻性和实践性。学生作业从社会现实问题切入,运用新技术对城市问题进行评估和检测,并提出了许多合理有效的建议,有很好的学习参考价值。
本学年的《城市设计分析技术》研究生课程终期答辩于2021年1月6日晚在文远楼A215教室举行,建筑、规划、景观等多个系的65名同学分成10组开展了高质量的小组汇报。本次答辩邀请了建筑系庄宇教授、徐磊青教授、王一副教授,城市规划系朱玮副教授、李晴副教授、刘超助理教授,景观学系陈筝副教授共7位老师到场点评,各位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通过17周的课程训练,“零基础”的同学们基本掌握了系统的量化城市形态分析技术和多源城市数据的获取技术,并开始探索新技术和新数据在城市设计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可能。终期答辩通过国匠城在B站开展了线上直播,峰值热度为1.4万。错过直播的同学们也不必担心,终期答辩的视频目前已上传B站,欢迎观看。
01 基于多元数据的上海内-中环公租房与中产住房社区建成环境品质分异研究
小组成员:梁新梅、林瑾如、傅迪雅、鞠梦恬、黄永俏、张安婕、张帆
研究简述:以上海的公租房政策和居住空间分异现象为背景展开。借助OSM,百度街景,大众点评等数据和UNA、python、GIS等进行,得到各指标测度。归纳出交通可达性,设施环境适宜度,和区域经济水平三个一级指标进行公租房和中产住房周边环境品质的分异研究,并进一步为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综合品质评分,并最终将品质评分与社会经济维度的测度进行回归分析,寻找规律。得出1. 总体上中产新房的品质都稍优于公租房,但差距不大;2.中产新房社区周边的经济水平普遍高于公租房;3.不同中产新房社区的周边环境品质差异较大,公租房小区相对更为平均;4.客单价与综合品质指标呈正相关的关系;居住量和品质指标呈负相关的关系。
02 大上海新城建设,哪家强?“五大新城中心”城市形态成熟度评估探究
小组成员:张可心、刘悦、韩宜洲 曾译莹、李恒佳、赵立文、强丹
研究简述:希望从城市形态方面对嘉定、松江、青浦、奉贤、南汇五个新城中心的发展情况做一个评估。我们认为形态成熟的城市在物质空间上应表现为:街区三维形态优、街道可达性高、空间品质高、功能混合度高。因此抽取街区三维形态,街道形态,功能混合度三大要素来测度新城的形态成熟度。通过获取百度街景、POI和路网三类数据,运用语义分析,spss和sDNA等技术工具计算地块可达性、功能混合度,将结果叠合为一张反应城市形态成熟的图,以此判断新城发展的情况。
03 供需平衡下的街道绿色空间正义评价与策略——街景数据也能实现绿色正义?!
小组成员:朱瑞琳、金伊婕、范彬彬、董宇翔、薛思源、韩阳、陈卓清、邹清华
研究简述:通过界定和定量评估社区街道绿色空间的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绿色空间正义。绿色空间供给角度,利用大规模街景数据的爬取,采用绿视率作为表征指标,代替传统的城市绿地总量、步行可达性等宏观指标,更加关注人本视角的绿色供给程度。绿色需求角度,采用热力图、街道可达性、POI等多源数据的叠加,意味着人的活动强度高的空间,潜在的绿色空间需求也更多。选取了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4个试点社区街道,根据人口、年龄结构、房价对街道绿色正义背景成因进行结构性分析。同时进行高活力——低绿视率的问题街道识别,并对不同街道类型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
04 上海火车站片区形态分析与活力复兴
小组成员:姜信羽、田娜、陈最、郑有恩
研究简述:将上海站片区及其缓冲区作为研究对象,将基于场地周边路径类型和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对火车站片区现状功能布局、交通结构以及基础设施等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并提出可行性提升策略。运用depthmap对路网进行分析,利用大众点评、美团、微博数据对车站附近的餐饮、宾馆和社区分布状态进行分析。最终针对分析中的问题提出策略:1.多维网络建立便捷畅通流线;2.交通商业紧密结合步行系统;3.基于公交优先车行交通梳理;4.基于人群需求 业态分布构成。
05 基于建成环境的上海地铁站的评估与改造
小组成员:李志鹏、林瑞翔、王俊凯、周书涵、孙叶、吴柳青、张佳越、李想、李天缘
研究简述:以上海市所有地铁站800米范围的建成地区作为研究范围,从可达性、开发度、舒适性三个维度构建6个指标进行评价。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将所有站点分为6类。然后通过指标平均值和实际情况调研两种方法,刻画出6类站点的类型特征。六类分为定向景区型、滨水商办型、中央活跃型、新城延伸型、城乡结合型和郊野低迷型。前三类的各项指标与职能或能级相适应,尚无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后三类新城延伸型、城乡结合型和郊野低迷型提出了相应策略。
06 专业、公众双视角下的城市空间五感感知
小组成员:邓凯旋、李晔、李曼雪、余和芯、郑梦琳、张希、朱颖
研究简述:本研究从设计人(专业)和自然人(公众)两个视角解读城市空间认知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的多维度感知,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体感(触觉)五方面进行数据分析。设计人视角,视觉包括绿视率、围合度、天空开阔度和色彩丰富度,通过专家打分法加权重整合;味觉、嗅觉通过百度PoI爬取店铺数据;听觉通过交通噪音表征;触觉以体感代替。整合得到五张感官地图。自然人视角,1.通过案例与文献筛选关键词,制作五感词典2.爬取带有定位的社交网络数据3.筛选数据,第四步4.系统分类。两视角进行结合分析。最后,选出重点片区进行具体的空间分析并生成空间提升的策略。
07 城市建成环境的夜间活力影响测度与设计支持
小组成员:门晓钰、刘筱沐、周雪婧、余万选、陈嘉宁、许璐颖、王颖
研究简述:通过对建成环境和夜间活力的回归分析,寻找到区域夜间活力发展中影响的关键要素,实现区域的精细化发展。选择衡复历史保护风貌区为研究载体。通过查阅文献将夜间活力定义为晚六点到早六点四个时间段。建成环境从三方面可达性、丰富性及安全性三方面测度,夜间活力通过平均营业时长和四个时间段分别的平均营业店铺数表征。各变量分析结束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发现影响衡复区域夜间活力最主要的因素为可达性中的道路穿行度、丰富性中的建筑密度和功能密度。基于结论,选取基地中的衡山路提出了夜间活力方面的设计建议。
08 张江男子图鉴——人群画像、空间成因及优化策略
小组成员:管毅、王紫琪、涂鸿昌、邵彦羲
研究简述:选择张江科学城北区作为基地,研究张江男的生活状态并提出优化策略。首先张江科学城的发展目标是打造科技研发社区,实现园区到城区的转变;张江男是指聚集在此高素质、高学历、高收入的人才,人们对张江男的标签化印象往往是深居简出,工作勤奋,经常加班,拙于表达,但微博关键词的词频统计表明他们也需要丰富的服务设施。此外,张江人才大调研反映了一些现状问题,为我们选择研究视角提供了支撑。在前述背景下,我们尝试描绘张江男的人群画像,从职住通勤、日常餐饮、休闲娱乐、空间品质四个方面出发,进行数据测度、研究空间成因并提出优化策略。
09 无车区交通策略研究——以北外滩及珠江新城为例
小组成员:何雯雯、杨希言、陈思涵、周芍怡、梁曼、杨浩南
研究简述:选取正在进行无车区规划的北外滩作为实践对象,选取与之多方面相似的已建成无车区——珠江新城,作为参考案例展开研究。分别针对三种交通出行方式的特性(即步行-吸引性、私家车出行-畅通性和公共交通出行-可达性),先对珠江新城进行sDNA三维模型预测,叠加真实使用数据,分析导出针对无车区中三种出行交通的设计工具箱;后以sDNA进行三维模型分析,预测北外滩无车区控规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工具箱中的策略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总结出北外滩控规潜在问题主要有车行上下穿道路混乱,路网密度大而使用率低、步行上通往滨江道路系统欠缺、公共交通上地铁可达性不足等。在从工具箱中分别提取采用下穿分级、地下停车缓冲;增设垂直交通、强化地下步行主轴;增设APM线等方法后,sDNA分析出优化后无车区内整体交通质量得到改善,策略可行。
10 基于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社区便利度评估与优化
小组成员:张忆、陆心柔、范倩、胡瀚丹、陈宇、黄龙势
研究简述:首先进行了便利度的评估,基于POI数据、步行距离衰减、设施可接触度等,运用了发展较为成熟的步行指数作为便利度量化数据。并按设施分类、居民区分区、人群分类分别进行了细化评估;接着对得出的便利度评估结果进行了总结与验证,验证主要结合实地调研问卷信息,将结果与居民自我感知的便利度满意度进行对比;然后从城市形态维度、设施配置维度、人群维度,结合便利度评估结果进行了问题和相关性的分析。例如在基于SDNA的路网可达性上和便利度分布有何关系,为之后的优化策略提供依据。基于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策略主要分为在配置、功能、路网、服务模式上的整体优化,及针对人群具体需求的精准优化。希望在此后的社区建设中探寻可行的便利度优化策略。
来源:计算性城市设计
编者按:冯子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