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览又一年的CAUP茶文化设计课程 | 2020年我院研究生设计课之茶文化设计作业集锦
发布时间:2021-02-10

茶文化设计课程归属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专题设计(IV)课程,自2010年开设至今已有十一年,由左琰老师指导,以茶文化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对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倡导的是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回味茶文化所传达的慢节奏,进而品味生活。

 

课程打破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思维模式,要求学生做出11实物产品,集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产品制作、经济性分析等过程于一体,全方位提高同学们设计思维的落地性。

本次课程要求学生设计一款茶文化相关的文创产品。包括产品设计、产品使用说明书设计、产品包装设计、材料运用分析等,将千年中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结合,并试图能够找到市场需求,让该产品成为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实物载体。

 

方案展示

方案一 | 半闲——竹编茶叶罐

设计者:孙苗、陶泽莲

  

设计概念:

 ▼竹荫遮几琴易韵,茶烟透窗魂生香

  

茶与竹都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茶在茶人的杯中是醇香流韵,竹在自然的怀中是潇洒临风。竹造幽香,茶添清香,两者相得益彰。 

茶与竹都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茶在茶人的杯中是醇香流韵,竹在自然的怀中是潇洒临风。竹造幽香,茶添清香,两者相得益彰。 

  

  

竹制器具与木器一样,都是大自然的馈赠,竹编技艺亦是一门美丽的手艺,让它消失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现代人对自然的重视,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手工心思的欣赏,都是让竹编回归的最好原因。

  

 ▼产品名——半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清闲者,可澹人情虑,自适于明朗澄澈之境。采用质朴温润的竹材,选用中国传统的竹编技艺,希望能给在繁重学习与工作中的年轻人们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获得片刻的宁静。

 

形式来源:

 ▼ 七巧板的启发

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

 ▼ 蜂巢的启发

六边形,是上帝造物的伟大创意之一,它来源于蜜蜂的蜂巢结构,已经随着昆虫一起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岁月。

结构稳定,美学精致的同时,不断组合拼装延展的平面属性十分难得。

在六角形基础之上,对平面进行切割,分为三份

三份任意拼装,或条形并置

产品参数:

材质:竹条、椴木、防水面料

工艺:竹编、木工、布艺

尺寸:等边三角形、菱形高8cm,边长8cm;梯形高8cm,长边16cm,短边8cm

 

 

▼ 制作过程

  


  

适合保存的茶叶:适合存放红茶、普洱茶及白茶等散茶,绿茶、青茶、黄茶等需要放冰箱存储,不适用此茶叶罐。

存储条件:该产品适用于短期茶叶存储,应放置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视频展示:https://v.qq.com/x/page/a3225walww9.html

  

方案二 | 茗迹——茶染工坊

设计者:潘裕铭、朱俊毅

  

设计概念:

迹者 痕也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 煮茶会友,满室芳香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当茶文化与我们相遇,一场悠闲生活的享受之旅便由此开始。

  

▼ 茶韵千年悠长,茶染布里生花

  

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动摇多容,俯仰生姿。方圆绮错,极妙穷奇,虫禽品兽,物有其宜。”茶染艺术以“水墨画”般的淡雅之感、变幻无穷,让人难忘它那独特的魅力。

  

方案生成:

 ▼ 设计对象:青少年(6-12岁)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崛起要从娃娃抓起。事实上,儿童的体质并不适宜饮茶。茶文化学习的过程须另辟蹊径,且具有趣味性,达到寓教于乐之效。近几十年来青少年儿童中独生子女且父母为双职工者占比居高不下,孩子既缺少父母陪伴,又缺少同龄玩伴。合作式的茶文化学习过程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 传统草木染+茶之色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在应用矿物颜料的同时,也开始使用天然的植物染料(如蓝草、红花、紫苏等)。人们发现,漫山遍野花果的根、茎、叶、皮都可以用温水浸渍来提取染液。茶本身具有“色、香、味”,茶艺更关注闻香与品味,而观色并未发挥到极致。故茶之色具有潜力可挖掘。茶汤有或浓或淡的色彩,应可作为染料。

  

 ▼ 制作流程

1、煮茶

2、叠布

  

3、造纹

  

4、染布

  

5、漂洗

  

6、熨烫

  

 

成果展示:

活动工坊

  

茶染成果

夹染样式一

  

夹染样式二

  

夹染样式三

  

扎染样式一

  

扎染样式二

  

茶叶渣再利用——古法造纸

视频展示:

https://v.qq.com/x/page/e3225q05jma.html

 

 

方案三 | 望舒海——创意茶海

设计者:程明、童晓泉

 

设计概念:

茶之精神

  

残缺之美  

本质上,茶道是对“残缺”之崇拜。是在不完美的生命中,为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进行的温柔试探。

 

东方民族精神的代表

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止渴,也不是为了鉴别茶的优劣。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陶冶情操,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之目的。

 

去” 完成, 非“ 完成”

茶道的意味存在于喝茶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每一滴茶水,其自身都是本体,无关于其他,品味茶就是在品味自然,了解众生。

 

慢品

对于晚近的中国人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诚然,解渴饱腹是茶效用之一,但其所代表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更深处需要时间去体会。

 

平淡见真知

许多禅学上举足轻重的对话,就于园中锄草,厨房剥菜,或是斟茶侍师时展开。

月之盈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 苏轼

 

立意:海上生明月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消费对象

  

主要消费对象为在外的差旅人士。茶海尺寸与书籍相仿, 便于随身携带。一个人独处时, 自饮自酌。独自饮茶的同时, 也是一个人的修行。书是一个人的精神食粮,茶就是草木间的天地精华。

 

形式操作:

月有阴晴圆缺

望舒海”中用“玉盘”及“月隐”两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来模拟地月的位置关系,玉盘旋转一周即模拟了一个月相变化的周期。同时“月盈则亏”的变化规律也提醒了使用者做人的道理:“中庸”。

茶海构件组成

茶海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在满足一般茶海功能的同时, 增加了显示月相的功能。

  

刻度盘”上的刻度线分别在对应的位置加以强化,对应八个不同的月相。

 

产品参数:

材质:亚克力、椴木、五金件

 

工艺:激光雕刻

 

尺寸:260mm*204mm*22mm,容积342ml

产品展示:

 

望舒海” 首先作为一个文化产品,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适合个人独自饮茶时使用。

  

在“Internet+” 的时代里,手机成为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因此, 将手机支架的功能与茶海相结合, 亦娱亦茶。

  

在满足喝茶的同时, 可以拨弄“ 玉盘” , 将其拨动到相应的位置, 不断玩味摩挲。增加了茶海的趣味性。体会天地的变化。

 

视频展示:https://v.qq.com/x/page/o3225by1f47.html

 

 

课程花絮

  茶文化课程中的讨论

  

同济闻学堂里古装复原团队古装人物服饰妆容讲座后与演讲老师等合影

  

同济闻学堂顾松老师关于古画中的人物画讲座后师生合影

  

学生参加同济经典读书会南怀瑾先生的四书精讲之《原本大学微言》

  

学生参加同济闻学堂茶画大观系列活动

茗迹茶染工坊活动现场

  

《茶文化设计》课程最后汇报交流会在龙泉(上海)产业创新孵化中心举行,上海博物馆优秀志愿者顾松老师为主要点评嘉宾。

  

课程最后汇报交流会师生和嘉宾合影

 

 

最终汇报视频集锦:https://v.qq.com/x/page/y3227ylv26i.html

  

  

学生感言

  

中华文化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净化感悟与举手投足流露出来的涵养,是内敛却无形之中具有的感染力。

——孙苗

  

喝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有认真品茶的心境。

——陶泽莲

  

茶文化课程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第一次接触了建筑设计以外的设计内容,第一次在饮茶赏香中上设计课。

——潘裕铭

  

茶文化设计是一门特别的课,上课时我们品茶、焚香,体悟中国文化之美,把设计课上出了人情味。

——朱俊毅

  

所谓对茶的品味不仅仅在于茶的味道,更在于其过程中发现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程明

  

茶道的真意更多是在于“去”完成,而非“完成”。

——童晓泉

  

供稿:茶文化设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