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巴赛别墅建成百年之际,2021年5月16日,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上海的欧洲印记”建筑文化主题交流活动。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先生先后致辞,高度赞扬了中国与法国的世纪友情和广泛交流,并感谢了中外建筑师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贡献。
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致辞(来源:JJYPHOTO)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伍江教作为中方代表发言,回顾了上海通过优秀历史建筑、历史文化风貌区等体系对城市遗产进行保护,提及了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中国教授、建筑师、规划师们在中法文化交流、遗产保护过程中的作用。
同济大学伍江教授致辞(来源:JJYPHOTO)
本次活动之际也恰逢《法国建筑在上海》的出版,本书的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郑时龄教授系统地回顾了法国建筑在上海的发展历程与演进,并对中法两国在建筑、城市和遗产方面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度、更专业的交流给予了展望。
同济大学郑时龄院士作演讲(来源:JJYPHOTO)
郑时龄院士向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先生赠书(来源:JJYPHOTO)
在随后的活动中,中法两国嘉宾在巴赛别墅展开了轻松而又丰富的交流,活动在关于建筑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等多样话题中圆满落幕。
当天下午还进行了“行走的研讨会——上海的欧洲印记”城市考察活动,沿上海市风貌保护道路淮海中路考察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当代建筑设计和公共空间更新的规划设计成果,回顾上海与欧洲在建筑、城市和遗产方面的长期的交流以及丰硕的成果。
淮海大楼(摄影:施佳宇)
上音歌剧院(来源:ArchDaily)
邵甬教授在聂耳音乐广场介绍《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背景以及聂耳雕像的创作和保护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