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季学期院图新书速递 规划合集(一)
发布时间:2022-10-20

导览:本期2022年秋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图书馆新书速递规划合集包含区域规划篇(11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篇(8册)、城市定量研究篇(8册)

Part 1

区域规划篇

#

理论研究

NO.1

《空间城市系统论》

索书号:TU984/ZW218.2/1

TU984/ZW218.2/2

关键词

空间城市系统;理论创新;研究

内容简介

空间城市系统是人类聚居的新形式是地球表面最大的人工系统。本书是关于空间城市系统的创新理论揭示了人居空间进化的基本规律。本书上卷应用系统科学方法论对空间城市系统理论进行了表述揭示了空间城市系统的科学规律下卷对世界空间城市系统实践进行了实证性分析预见了人居空间演化的基本方向。

NO.2

《区域规划原理》

索书号:TU982.2/ZS771

关键词

区域经济学;规划原理;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孙久文,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区域经济理论、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反贫困问题等。

本书从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阐述了区域规划的基本规划原理、中外发展过程、规划客观基础和空间结构设计总结了区域规划方案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归纳阐述了区域规划中的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的具体制定程序与方法最后提出区域规划政策体系设计的原则要求。

#

区域与城市群规划

NO.3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13卷 第2 (总第36)

索书号:TU984-55/ZG556/36

关键词

区域规划;城市传统与现代化;丛刊

内容简介

本书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系列第36本辑聚焦城市传统与现代化”, 探究中外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建设问题分为特约专稿学术文章研究评述书评四大部分11篇文章。

本期执行主编:武廷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系系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刘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NO.4

《中国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理论与规划实践》

索书号:TU984.2/ZZ346-2

关键词

城市群;空间规划;理论归纳;本土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条线索入手,一方面进行理论性的归纳、总结和推演;另一方面系统收集整理了我国一个时期以来所有的城市群规划成果,围绕城市群的概念、空间实质、空间识别、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城市群发展阶段的评价与分类指标、城市群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就城市群规划编制技术给出了完整的建议。

NO.5

《京津冀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及模式》

索书号:F293.22/K184

关键词

城市群;土地利用;京津冀;工业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1990-2015年资料首先分别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驱动视角出发对京津冀产业园区用地和建成区两类重要建设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然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详细阐释与之相关联的社会经济运行情况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

NO.6

《引领经济现代化的中国世界级城市群》

索书号:F299.21/S385

关键词

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经济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阐述城市群空间如何引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经济学研究性著作。本书梳理了世界级城市群概念形成的过程分析了开放条件下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机理从空间效率、空间分割、空间依附三个角度分析了百年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阶段重大发展战略及其对空间现代化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以世界级城市群为发展目标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城市群在引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演进及未来发展方向。

#

城市空间发展

NO.7

《城市新区发展规律、规划方法与优化技术》

索书号:TU984.2/ZZ364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城市新区;规划原理;张尚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部分,分别从城市新区发展规律和规划管控、能水碳三大系统绿色规划关键技术优化、绿色规划评价体系和智能规划平台、绿色规划设计技术集成示范等维度,完成对城市新区规划设计基本原理、规划管控技术方法、绿色发展关键技术、智能规划工具平台、集成示范的全链条研究。

NO.8

《新城区居住就业空间及协调发展机制以南京为例》

索书号:TU984.253.1/ZC374

关键词

城市新区;职住平衡;南京;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大城市新城与主城间交通拥堵通勤时间持续增长新城建设存在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在此背景下本书基于居住-就业视角选取南京东山副城、江北副城、仙林副城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南京三个新城区居住与就业空间的相关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中国大城市新城建设的职住失调问题其发展规律、形成机制、均衡发展的控制引导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大城市新城区以更为健康、协调的方式发展。

NO.9

《流”化“形”成.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的生成机制与规划控制》

索书号:TU984.2/ZW222.5

关键词

大都市区;城市中心;生成肌理;北京;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流”作用下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空间生成机理的理论框架,重点对各类“流”在时空间维度复合协同机制与流方向等变量的具体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个体尺度的空间碎化、整体尺度的大都市区城市中心网络、大都市区超级城市中心的诞生等空间响应方式,并选取包括通州城市中心区在内的北京都市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从各类“流”的紧密协同角度指出“织补”大都市区外围城市中心多重关系的具体规划发展措施。

NO.10

《基于主体功能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空间增长调控》

索书号:TU984.11/ZZ441.2

关键词

城市空间增长;连云港;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格局—主体功能识别—调控”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从区域空间增长模式、特征到调控对策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并以连云港市为实证案例,对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空间增长的调控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研究。

NO.11

《冷湖与热岛中国未来聚落模式与空间格局2版》

索书号:X21/ZL691

关键词

城市化趋势;聚落环境;描述性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与环境条件、循环经济、人口老龄化、以及国际局势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对我国城市化下半程所产生的影响预测未来我国人口与经济活动将向一线城市和环境适宜地区大规模聚集的总体趋势进而有可能形成不同于以往工业化时期发达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空间格局。

本书尽力摒弃所谓学术性语言以一种通俗的聊天方式和显而易见的事实通过简单的推演和论述得出一些看似出人意料却又合乎逻辑的结论以期与规划及相关领域的人们探讨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Part 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篇

#

理论研究

NO.1

《复杂城市系统中的规划原理新观点、新逻辑与新实验》

索书号:TU984/ZL157.2

关键词

城市复杂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城市是不折不扣的复杂系统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提供了城市理论革新的一个契机。本书不仅是移植国外相关理论主要贡献在于整合城市复杂理论及城市规划理论解析了规划行为与城市复杂性不可分的关系。本书研究内容的本土原创性使得本书十分适合国内规划情境的应用是城市规划科学中重要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读物。

NO.2

《什么造就了城市城市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可能》

索书号:TU984/ZL924.3

关键词

 现代城市规划利弊;全球城市;生态城市

内容简介

乔纳森·罗斯认为城市就像自然界的有机物一样不断感知并适应周围的变化而理想的城市是人类与文明的碰撞和联结。只有通盘考虑五个方面——凝聚、循环、韧性、社区与同情人类才能实现文明与自然的长远和谐城市才能更宜居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全书将历史、社会学、哲学和城市规划理念融为一炉用一个个故事讲述了全球城市的历史演进与现实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城市的变革与可能。

NO.3

《田园城镇将城镇与田园文明整合的N个策略》

索书号:TU984/ZL692.2

关键词

田园城镇;新型城镇化;杂谈

内容简介

城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巨大课题要解决其中的问题可能需要几代人几百年的时间。本书是对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思考在总体上指出因城镇化而消失的上百万个自然村是今日中国的文化乡愁。城镇与大城市应差异性发展整合田园文明建设有农业空间载体的田园城镇并提出了田园城镇的多个策略,可以说是笔者近十年关注城市与乡村发展的感悟。

#

全球视野

NO.4

《全球城市迭代发展的理论探索与中国实践》

索书号:F299.1/Q638

关键词

城市发展;全球城市;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迭代发展视角对全球城市的阶段演变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多视角的综合研究。书中对全球城市迭代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了各版本全球城市的特点与全球城市网络的结构变化趋势,并提出了流动”-“创新功能群组的互动关系;对欧美典型全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潜在全球城市群体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以上海为典型案例研究了中国全球城市功能演变的独特逻辑与经验。

NO.5

《雅各布斯的思想与摩西式的建造纽约市当代规划》

索书号:TU984.712/ZL111

关键词

城市设计思想;摩西;雅各布斯;纽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摩西 (1974) 和雅各布斯 (1960, 1992) 观点的描述作为开始这种描述延伸到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设计中关于目的和手段的辩论。接着介绍了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市长的城市政府如何在制定城市发展议程中吸收了这些理念。落后于其他全球城市的威胁是诱发以寻求该议程公众支持的一种手段。

摩西从未当选任何公职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基础设施项目一个经常被比喻为奥斯曼男爵再造巴黎的过程他在纽约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雅各布斯则重视混合的土地用途和建筑类型、街道上的眼睛和非正式网络的作用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她的思想尤其影响了一直寻求内城“充满活力”的社区的城市设计师以及今天和我们在一起的新传统和精明增长的城市设计思想。

NO.6

《迈向全球城市二战后纽约的转型与复兴》

索书号:F299.712.9/L419

关键词

城市建设;纽约;研究

内容简介

纽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全球城市的道路并不顺利而是经历了从衰败到复兴的历程。本书探讨了纽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全球城市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是横向考察将纽约置于20世纪美国城市的经济-空间双重转型的框架中从中心城市空间变迁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角度考察其改造、转型另一方面是纵向考察关注从联邦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双重发展举措。

NO.7

《城市·生命力七股力量推动现代城市发展》

索书号:TU984/ZW234.4

关键词

城市生命力;动因分析;费城;研究

内容简介

在规划设计中作者注重寻求城市发展的诱发动因认为这些动因是人们自身潜能的力量是人们之间相互感染的力量是人们共识的自我约束力量为此作者归纳出亲和力、包容力、约束力、拓展力、持续力、感染力、内生力七种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力量。这些力量催生了现代的城和人、人和城在现代进程中的融合它们的韧性成就了现代城市顽强的生命力。

#

文化规划与城市更新

NO.8

文化与城市研究译丛(第一辑)

系列图书

内容简介

“文化与城市研究译丛”精选国外有关文化与城市方面的学术著作翻译出版。

《城市的想象性结构》(C912.81/B593.3)一书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城市作为现代文明日常生活的至关重要的象征和想象性质。作者把城市看作是一个必须努力保持其集体身份认同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能够抵制那些威胁城市自身意识分裂的突出问题。

《城市、公民与技术.都市生活与后现代性》(C912.81/J139)一书探讨了后现代性的城市空间 (公园、广场、街道、人行道与后现代城市主体和社区之间彼此应对、相互创造和构建的关系。

《城市与文化》(C912.81/M166)一书主要阐述当代城市与城市产生文化和文化塑造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艺术、文化体制、文化遗产和独特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案例研究质疑人们对城市文化构成的流行看法。

《感性的城市.都市文化与都市空间》(C912.81/D291)一书从根本上把城市看作是人们历史地生活、工作和从事社会实践的物质场所城市的历史局限不仅是由感性经验或文化意义而且是由物质社会条件确定的。

《文化规划.一种城市复兴?》(C912.81/A124)一书通过历史和当代的分析考察了文化在城市发展和复兴中的作用、文化规划的原因和方式文化与后工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Part 3

城市定量研究篇

#

量化分析

NO.1

《城市规划量化分析研究与武汉实践》

索书号:TU984.263.1/ZC434-3

关键词

量化分析;宏观;研究;实践应用;武汉

内容简介

本书由理论框架到实践应用,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对城市规划量化分析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论述和规律性总结,构建并阐述了理论框架,开展了基于多学科综合的城市规划量化实践探索。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概述城市规划量化分析数据、分析模型、分析平台宏观层面武汉城市量化分析的规划应用实践等。武汉案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武汉市在人口、产业、土地、交通、街道等规划量化实践案例与武汉市规划量化分析平台的功能特色,是对城市规划量化研究所作的一个有益探索。

NO.2

《街道网络模式对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步行者个体差异视角解读》

索书号:TU984.191/ZH476.2

关键词

量化分析;街道空间;个体选择分析

内容简介

在步行行为中涉及步行路径选择的研究以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为中心向环境行为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发展最终形成了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本书重点关注街道网络与路径选择行为的关系以散步行为中的路径选择为分析对象目的是通过探讨基本行动特征、行动变化特征、主观偏好之间的关联来解析各类模式的街道网络对步行者路径选择的影响并从个人内在属性差异的角度使解析结果更精细化。

NO.3

《城市街道网络空间形态定量分析》

索书号:TU984.191/ZY837

关键词

定量分析;城市道路;街道网络

内容简介

随着城市的复杂性增强以更加科学化的视角去分析城市理解城市的形态规律理解城市的逻辑空间。本书将计量科学等纯科学理论渗入城市研究中由科学引导城市的研究与设计。

NO.4

《中国人地关系演进的地理开发条件研究》

索书号:K92/Y228.2

关键词

人地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资源环境基础理论为基础分析在区域资源环境组合状态与地形条件制约作用下物质能量转换的空间差异以此揭示我国人口长期分布基线 (胡焕庸线演变的原因所在。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由5部分构成。其一国内外人地关系研究回顾其二资源环境基础理论框架其三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其四中国农业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其五资源环境基础的地形影响。

#

城市分析原理与方法

NO.5

《地方与无地方》

索书号:K901.6/L291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雷尔夫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

“地方”是地理学文化转向的主要议题之一,雷尔夫从现象学的角度挖掘“地方”的深层内涵,辩证地探讨“地方”与“空间”的互构关系。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地方”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失根”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

NO.6

《城市模型原理与应用》

索书号:TU984/ZL742.3

关键词

城市模型;教材

内容简介

作者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是城市空间量化研究及其规划设计响应。

笔者 2018年在清华大学较早地开设了城市模型概论课程,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应用的方法进行授课,后将授课内容结合近年来城市模型方面的新数据、新方法和新应用案例,编撰集结成这一城市模型原理与应用领域的入门级教材,以期对城市模型发展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

附本书主要应用模型:

1.BUDEM: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模型

2.MVB-CA:大模型案例

3.BUDEM2:微观城市模型

4.BLUTI:土地使用与交通整合模型

5.PA:基于规则的城市模型

NO.7

《城市时空行为调查方法》

索书号:TU984/ZC294

关键词

时空行为;调研方法;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从国内外时空行为调查的研究进展出发,系统梳理基于纸质问卷以及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时空行为调查的方法与优缺点,重点讨论移动定位技术下的时空行为调查,从问卷设计、空间综合调查、调查样本选择、调查实施、调查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深入介绍与展示。涉及调研方法包括基于纸质问卷的时空行为调查、基于GPS的时空行为调查、基于智能手机的时空行为调查等。

NO.8

《城市地理学》

索书号:C912.81/K185

关键词

城市地理学;教材;国际案例

内容简介

原著作为美国最为畅销的城市地理学教材。该书在城市起源、发展与空间布局、城市体系等相关知识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与政治的三个维度来介绍城市地理学领域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此外,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解读城市地理问题的国际视角。译著中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及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城市蔓延、城市住房、大都市区破碎化等若干问题为未来我国城市区域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