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1980年代期间,李德华先生前后担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第一任院长,行政事务繁重,所以研究生期间很少打扰导师。导师只是强调一点:规划概念要搞懂,论文写作要得当,不要写别人看不懂的文章。我在拙著《市场经济下的中国城市规划》(2009)后记中曾写道:
如果这本书能够对人有所启发,我要归功于同济大学……,特别是我的导师李德华教授……以深具文化精神的方式,身体力行地指导学生,宽容和厚道……李德华教授强调对事物的本质性认识,引出了我的关于城市人口密度——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参数——的基本分析。
1984年接待上海都市计划考察团
李先生无为而治,尽管院务工作繁忙,偶尔也有时间闲聊。1980年代后期的一天,我向李先生提起一短文《苔的意趣与茶的滋味》(陈蝶沁,1988),期待讨论中国园林空间的营造意境。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比起松、竹、梅、兰、桂、菊这些传统中的佳木名卉来,苔更是中国造园艺术里比不可少的一类植物,……苔实可以象征古人造园所欲达到的至境”(第131页)。
明代文震亨曰“庭际沃以饭渖,雨渍苔生,绿缛可爱”。积年累月,青苔渐成斑驳,隐者追求幽冷的境界,清高绝俗,平淡随俗。东方人的饮茶在于品尝啜苦咽甘的茶味,截然不同于西方人兑牛奶加方糖的饮茶法。饮茶是文人的清事,长日清淡,寒夜兀坐。学贯中西的李先生阅后感:还不到这个年纪。
李先生喜欢好纸。1999年曾寄一信给李先生,信封和信纸都是泰国手工制作的传统纸张。李先生立即回信:
“寄来的卡、包括封套,那纸张不是一般的手造纸。我发现了它的特点:卡上的花和叶是粘贴的图案,是天然的花和叶。而这纸、卡和封,都有花瓣、叶和叶屑嵌在纸内,是做纸时已混在纸浆中的,十分难得可贵,谢谢呵!”。
“精妙的纸、精彩的卡,我对好纸好笺有特别的喜好”。
有青苔的院子、有好茶和好纸,就是好的生活!
朱介鸣(右一)、汤黎明(左一)与李先生、罗先生合影
参考文献:
陈蝶沁,1988,苔的意趣与茶的滋味,读书,4:131-135
作者简介:
朱介鸣,1983年师从李德华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以《城市居住人口分布及再分布的基础研究》为毕业论文获得硕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入选斯坦福大学2022年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建筑环境与设计领域“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编辑| 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