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可持续智慧城市研究论坛
发布时间:2023-03-24

图片

2023年1月13日上午,由施普林格·自然主办的第一期可持续发展论坛:可持续智慧城市成功举行。由施普林格出版的5本期刊的6位主编参与了此次论坛。活动受到了海内外观众的热情参与,也收到了参会者热烈的反馈。我们整理了活动的主要内容, 并附上了圆桌论坛的视频回放,以飨更多对活动感兴趣的读者。

图片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总监Nicola Jones为论坛开幕致辞。她介绍了施普林格·自然SDG 项目的发展以及与第11个SDG目标相关的科研发表的情况。她提到“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相关研究过去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是20%,超过所有SGD相关文章的增长率,也大幅高于市场上学术论文的总体增长率。我们有超过400本期刊出版了关于SDG11的内容,在2021年累计出版2000篇论文,过去5年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8% 。第11个SDG目标是一个活跃且颇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施普林格·自然十分高兴能通过强化我们的出版项目,为此提供支持。

图片

在嘉宾演讲环节,5位期刊主编分别做了15分钟的主题发言,内容涉及创建期刊的初衷、期刊近期发表的前瞻性研究,以及与城市相关的学科如何能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城市更好的应对来自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挑战等。

图片

Frontiers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期刊的主编,同济大学的吴志强院士以期刊为起点,以中国当代规划为基点,描述了创新规划实践的意义,并指明未来城乡规划发展的方向。

Urban Informatics城市信息学期刊主编,香港理工大学的史文中教授介绍了Urban Informatics期刊和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阐述了城市信息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前瞻性,并将其与第11个SDG目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度探讨。

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期刊的主编,北卡罗莱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的象伟宁教授深入讨论了“可持续智慧城市”的定义,并指出未来针对可持续智慧城市需要攻克的 3个研究课题任务和方向。

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期刊的主编,德州农工大学的叶信岳教授分享了创办这本期刊的初衷,并探讨了知识共创:即通过将规划学、地理学、计算机学、城市科学、气候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多科学融合来处理现实问题。

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期刊的主编,同济大学的袁烽教授介绍了他创办的DigitalFUTURES建筑教育在线平台,其多学科融合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为建筑学,特别是建筑智能设计与建造技术的教学引入了崭新的经验。他还分享了期刊近期发表的关于建筑智能和智慧人居领域的优质文章。

第二部分的圆桌论坛环节,由江西师范大学的林珲教授,也是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期刊的共同主编,作为圆桌论坛的主持人,和其他各位主编一起探讨了与第11个SDG目标相关的研究和学科发展。最后,林教授也发表了他对城市未来发展的见解,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感谢与会的所有主编在本次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也感谢所有线上参会者对本次活动的支持!同时,恭喜以下幸运儿获得了本次活动的精美礼品,兔年公仔。

图片

获奖者昵称:

高莉洁

Zongcai Wei

刘芳芳

小土豆

欢迎持续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论坛的后续活动以及施普林格·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出版内容!  

参与期刊(按期刊首字母排序)

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

Computational Urban Science

Frontiers of Rural and Urban Planning

Socio-Ecological Practice Research

Urban Infor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