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李德华先生 | 周向频:涓涓细流,穿石裂岸——李德华先生的教育方式
发布时间:2023-03-26

图片

李先生与学生们在一起(右二为本文作者)


李先生身上有一种温润而强大的气场,他是那种你一和他接触就会被吸引、被引导的人。在他面前,你经常会觉得自己无知、粗鄙、不懂规矩,然后自觉接受他的教诲,抛弃狭隘的认知、陈腐的观念乃至陈词滥调的表述,去改变、补充、提升自己。他的话语时时打破惯性思维,穿越庸俗的日常,从巧妙的角度给你呈现出一个新颖的世界。这大概就是中国孔子以来的“言传身教”和西方苏格拉底以来的“认识你自己”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吧。

 

李先生的一生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碰撞、解放后各种“运动”冲击、改革开放后多样思潮涌动,这些都被转化为经验与养料,他以强大的内在精神和深厚修养消解各种矛盾,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成就他既原则又宽厚、既严谨又张扬的专业态度和处事之道。所以他的教育以及日常交流呈现的是一种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方式,他信手拈来、天马行空,用身边的各种事物、现象,点点滴滴地告诉、引导你,不知不觉你从敬畏的心态,变得欣然接受,直至趋之若鹜,长久之后仍然刻骨铭心。

 

如今想到李先生,往往不是宏大理论或大部头著作,而是严谨缜密的思想和高屋建瓴的观察。他给人留下的形象不是高谈阔论,而是沉稳却不乏激情的睿智叙述,如同表面温和但极有力道的涓涓细流,持续长久地不断输出,滋润学子的心田。


我回忆起李先生,常常会关联到某个场所,无论在他的办公室还是外面的会场、室内或室外、单个还是与一群人,他都是那么笔挺出挑。我读研究生时他已年近七十,但他身上没有任何衰老迹象,穿着整洁朴素又雅致,说话严厉又轻柔温和,声音有一种穿透力。他往往抓住某个概念或某个表述穷追不舍,直至你领悟了问题的关键。所以每次离开他的房间都如释重负,但马上又忐忑不安,因为意识到下次见面需要准备得更加充分。不过正是这样的压力促使了自己成长,在一次次的汇报交流中,为了跟上他的境界,需要不断审视自己、开阔眼界、上到更高的层次。

 

李先生当然也以平常面貌示人,有一次进办公室,他正在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我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他告诉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会议,在各种场合都要注重仪表,整洁是对别人也对自己的尊重。所以我当老师后,看到有的男同学穿着大裤衩就来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就忍不住批评。

 

我是1992年投入李先生门下攻读城市规划博士学位,之前在同济完成了风景园林本科的学习,又师从李铮生教授继续读硕士。1980-1990年代是中国风景园林行业再启动时期,我跟着李老师做了一些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项目,觉得对大尺度空间把握不足,临毕业李老师把我推荐给李德华先生读博。第一次接触李先生先是如沐春风,又马上战战兢兢。原来对先生的了解只是那本经典的《城市规划原理》和他院长的身份,见面之后觉得他很平和,但是交谈几句,马上被他抓住表达不精准的毛病,心里悚然一惊,觉得自己漏洞百出,原来的一点自信荡然无存。听到他对习以为常观念的纠正、深入浅出的分析,不由深深折服,当时就觉得在他的指导下,我的思想能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个性需要收敛,要从粗略散漫进入到严谨细致。


在之后四年半的求学过程中,李先生看似宽松,很少提具体要求或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但平时启发不断。从研究方向、论文选题到调整、进展,这些环节都离不开他直指本质的点拨。过程中有批评也有鼓励,他似乎能看穿一切,我自以为是的一些想法通过他的分析,显得很可笑,我原来不是特别在意的东西,通过他的赞赏显出了价值,也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我当时喜欢看一些社会学和艺术学领域的书,思想容易受影响,观点摇摆不定,李先生鼓励我不断反思形成批判精神,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的判断并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特长,他说每个人不同才叫多元化。

 

我读博的年代正是中国城市巨变的时代,当时李先生师门下几位师兄弟都在研究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关注国家政策、方针和社会变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甚至探讨城市规划内在哲学和方法论,而我在很长时间里似乎找不到方向,执着于原来所学风景园林设计手法与城市规划尺度的结合,李先生引导我开阔视野但仍然尊重我的兴趣与选择,最后我结合城市环境问题确定了城市景观生态的研究方向。深入查阅资料之后,我发现国内从规划设计角度论述城市生态的文献很少,国外能找到的也是集中于60年代到80年代的一些著作文章,基本是西方文化语境下或西方环境观念下的论述。我每次跟李先生汇报阅读心得或调研情况,他都会一针见血的指出既有研究的不足、表面观察的缺陷,他认为研究离不开时代和地域,但在这之上仍然存在着人类普世共通、共享的持续发展理念。

我的研究虽然以城市景观生态为对象,但李先生让我意识到各种环境中的“人”才是关键,生态研究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不仅要关注差异性,也要强调共性,尤其是不同区域人类在面临相似的困境、基于过去经验与未来目标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李先生尤其关注中国当下,有几次语重心长的叙述,我仍记忆犹新,大意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是不断发展的,所有的巨变都有迹可循,要持续跟踪、多方判断,如此才能具有前瞻性,才能引领而不是追随。遗憾我毕业留校后并没有延续城市生态的研究,而是转向近代园林历史理论。有时遇到瓶颈,会回忆起李先生在放幻灯时讲述的老上海记忆,尤其他说做历史研究要回到过去的情境中,要想方设法身临其境,这种超前意识已成为今天历史研究者的共识和法宝。

 

李先生已归道山,我有幸在1990年代中国奋发崛起的时期成为他的弟子;有幸在我人生重要的阶段获得他的引导、校正、拓展;有幸在同济进入他所引领的学术圈子,有幸亲耳聆听他睿智的发言、见识他高洁的品性、体会他光辉的人格。他的教诲照亮了我的人生,其影响绵长悠久,如同他亲切有力的声音和留在纸上隽秀飘逸的字迹。



作者简介:

周向频,1992年师从李德华先生攻读城市规划博士学位研究生,1997年3月毕业后留校,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工作至今。